(嫦娥三號)“大力士”瘦身強體武藝高——長征三號乙增強型火箭創新記 新華網西昌12月1日電(記者 余曉潔 吳晶晶 田野)中國探月“三年一會”,在這個冬天如期而至。 2007年,長三甲火箭用了14天托舉嫦娥一號奔月。 2010年,長三丙火箭將嫦娥二號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奔月之旅只用了5天。 2013年12月2日凌晨,我國長征系列火箭中運載能力最強的“大力士”——長三乙增強型火箭將托舉重量更重、體積更大的嫦娥三號探測器飛天奔月。 30日下午,長三乙完成常規燃料加注。1日將進行低溫燃料加注。“大力士”是如何瘦身健體托舉“嫦娥”的?有何新武藝?嫦娥三號運載火箭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和火箭專家們為您解析。 精雕細琢“瘦”下去 “要‘長途跋涉’把3780公斤的‘嫦娥’精準地送入遠地點3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已達到長征三號乙火箭的運載能力極限。長三乙增強型的起飛推力是600噸,要提高載荷能力,火箭自身必須‘瘦身’。”嫦娥三號探測器火箭系統總指揮岑拯說。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長三乙量身制定了三子級氫氧貯箱減重方案。貯箱的自重就像“脂肪”,承載的燃料就像身體蘊含的能量。在能量不變的情況下,“脂肪”越少,運載的能力也就越大。 為此,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首次采用新型機械壁板銑的方式。這種方法銑出來的壁板光滑、精度高、厚度誤差在0.1毫米之內。正是這樣的精雕細琢,使得貯箱成功減重50公斤。 金牌動力“強起來” “面對中國飛行器首次對地外天體進行直接探測的全新使命,六院傾力打造高可靠、高性能‘嫦娥三號’飛天動力,使火箭動力系統‘推得精,飛得穩’。”火箭發動機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院長譚永華說。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航天一次又一次突破極限創造新高度。以設計研制航天發動機為主業的航天六院贏得了“中國金牌動力”的美譽。此次承擔發射任務的長三乙火箭所有發動機和嫦娥三號探測器推進分系統,均由六院研制。 |
相關閱讀:
- [ 12-01]“遠望6號”隨船5位女船員:我和嫦娥有個約定
- [ 12-01]嫦娥三號發射要克服四大挑戰 多重任務交叉重疊
- [ 12-01]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做好嫦娥三號任務飛控準備
- [ 12-01]嫦娥三號發射要克服四大挑戰
- [ 12-01]嫦娥三號發射倒計時 “遠望6號”嚴陣以待
- [ 12-01]嫦娥三號海上測控準備就緒 遠望號抵達任務海域
- [ 12-01]嫦娥三號探月飛控任務將面臨四個“不可逆”
- [ 12-01]航天專家解讀嫦娥三號新使命、新挑戰、新看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