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奉化一個村的4個村民被銀行告上法院,要他們還貸款。幾個村民大呼冤枉,“我們一毛錢都沒借過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該村村民金某經營著一個小企業。去年,金某因生意周轉,急需用錢,但依照其個人信用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于是他找到幾個關系較好的同村村民,說要借用他們的名義,向銀行申請小額貸款,貸款到期時,他會去還的,并另外支付給每個村民2000元的“借名費”。 見金某辦著廠,平時出手也闊綽,加上貸款數額不大,有幾個村民就答應了。去年5月份,4個村民先后去銀行申請貸款。為了讓銀行順利放貸,金某還找來了朋友張某做擔保。不久,4個村民共獲銀行貸款20萬元,這筆錢隨即轉手給了金某。沒想到借款合同到期時,金某還不出錢了,銀行遂將4個村民以及擔保人張某告上法庭。 庭審中,4個村民“喊冤”,說銀行貸出來的錢自己一分沒用,現在卻要承擔責任。有村民表示,金某承諾的2000元“借名費”都沒拿到過,純粹是出于情面幫忙。張某也叫屈,因為朋友開口,礙于面子才做了擔保人,自己根本無力歸還這20萬元貸款。 最后,這四起案件都以調解結案:由4村民償還銀行借款,金某與張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法官說,金某借助他人的身份取得借款,類似于“借名借款”。案例中的被告村民缺乏法律意識,最終吃了虧。作為借款人或擔保人,一旦在借款合同上簽字,就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日常生活中人際關系盤根交錯,面對借貸行為,一定要謹慎,切莫貪圖好處,到頭來搭上自己的金錢與信譽。(記者余建文 通訊員馮筏) |
相關閱讀:
- [ 11-25]男子獲鄉親借款還債 東山再起后贈14棟別墅(圖)
- [ 11-18]高息誘餌借款數千萬 我市審理一起特大詐騙案
- [ 11-18]禹州“假土地證”致千萬借款懸空
- [ 11-13]租車抵押借款 南平一男子涉嫌合同詐騙被起訴
- [ 11-06]出借440萬元用于“過橋” 借款人卷走200萬余下被銀行劃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