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12月3日電 題:大師逝世九周年 陳省身故居開放 作者 張道正 吳軍輝 聶文斐 淡綠的外墻,高低錯落形似幾何的屋頂,坐落于南開大學校園東部的陳省身故居顯得清新脫俗。這座名為“寧園”的的二層小樓打破往日的寧靜,12月3日對外開放,接待南開大學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的緬懷、紀念。 當日是國際數學大師、微分幾何之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南開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陳省身先生逝世九周年紀念日。記者抵達時剛剛早晨8點鐘,保安殷師傅已打開寧園大門,灑掃臺階,等待著訪客的到來。 這是一個雅致的居所,門口的樓梯前立有著名書畫家、南開大學終身教授范曾題寫的碑文——“陳省身故居”。陳省身先生就是在這里度過了他的晚年生活。一進門的紅墻上鑲嵌著陳先生手書的“幾何之家”,它凝集著陳省身一生的關鍵詞,而這四個字也成為這棟小樓的又一別稱。 寧園一樓的會客廳按照陳先生生前模樣原樣保留。客廳中最為顯眼的那塊黑板上還留有手寫的板書,那是著名的“高斯—博內公式”。 “和往年相比,今年來參觀的人更多一些。從8點開門到11點,3個小時就來了60多位。”保安殷師傅說。 在訪客登記冊上,記者看到,來訪者中年齡最大的有80多歲,最小的還在上小學。 “我才知道除了數學以外,陳先生還喜歡武俠小說,愛打橋牌,還自己做過數學掛歷。90歲的老人眼睛還是亮的,炯炯有神,好像傳達著一種樂觀睿智的生活態度。”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學生周凌菲告訴記者,今天和她一起來緬懷大師的有不少是學文科的同學,卻都景仰數學大師已久。 在陳省身數學研究所工作3年多的物業維修工劉師傅常聽老師、學生說起陳先生,今天第一次走進了寧園。他說:“總覺得這地方得有文化的人才進來,我也想感受一下,今天也算近距離接觸了數學大師”。 在留言簿上看到,記者還看到臺灣清華大學副校長馮達旋、國際數學聯盟秘書長馬丁·格瑞切尓等人參訪寧園時留下的紀念文字。 除了參訪陳省身故居的人以外,還有很多仰慕大師的人選擇了在網絡上留言紀念。南開大學的官方微博、微信一天前就發布了寧園開放的消息,網友紛紛留言緬懷陳先生。 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教師吳克峰留言:“當年,在狹小的校園,南開為陳先生建了這樣一棟別墅。先生離世后,學校將其辟為故居,供學生憑吊,體現了學校對大師的尊重”。 陳省身,1911年10年28日生于浙江。1930年起先后獲南開大學學士學位、清華大學碩士學位和德國漢堡大學博士學位。1981年創辦美國國家數學研究所并任所長,1985年創辦南開數學研究所并任所長;因其在微積分和拓撲學、特別是在整體微分幾何研究中的開創性貢獻,被譽為“微分幾何之父”。 2000年陳省身回國定居于南開園。2004年12月3日因病逝世。(完) |
相關閱讀:
- [ 11-04]上海市一小學因作業量太大遭教育部通報批評
- [ 02-06]蓋茨基金會訪客中心正式開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