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泰國亂局根源:“家族政治”缺乏信任
2013-12-04 10:13? 張鳳坡 李 路?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連日來,泰國首都曼谷的反政府集會示威不斷升級,愈演愈烈。這是近年來泰國又一次因大規模街頭集會示威而引發亂局。那么,泰國亂局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家族政治”缺乏信任。2001年2月,英拉的哥哥他信當選泰國第23任總理。任期內,他信帶領泰國走出亞洲金融危機,并且鐵腕禁毒,取得了顯赫政績。2006年9月,泰國發生震驚世界的軍事政變,以他信為首的政黨被迫解散,他信14億美元個人財產被沒收。之后,他信流亡海外。2011年,他信的妹妹英拉在大選中勝出,成為泰國首位女總理。執政兩年來,泰國反政府組織感到,英拉同她的哥哥一樣,依靠的是農村力量的支持,對城市精英和中層的關注力度明顯偏弱;同時認為,英拉暗中一直和哥哥保持聯系,英拉政府被懷疑成他信的“影子政府”。特別是不久前英拉所在的為泰黨掌控的議會下院匆匆通過了可能赦免他信以及一系列違法行為的特赦法案,讓反政府組織更加堅定了他們的看法。他們認為,只有徹底清除他信的家族政治集團,才能保證泰國政局的平穩。 第二,兩派斗爭缺乏約束。近年來在泰國發生的一系列軍事政變和政治危機中,“黃衫軍”和“紅衫軍”是相互對立的兩股主要力量,而將這兩股力量聯系到一起的就是泰國前總理他信。支持他信的反獨裁民主聯盟,在示威游行時穿著紅色衣服以作識別,俗稱“紅衫軍”。反對他信的人民民主聯盟,在示威游行時穿著黃色衣服以作識別,俗稱“黃衫軍”。近幾年,從“黃衫軍”游行、占領總理府趕走親他信的沙馬、頌猜,到“紅衫軍”10萬人抬著棺材游行要求阿披實下臺,“紅黃對決”已經成為泰國政治力量角逐中的主要角色。因為沒有相應的懲罰措施,雙方都無視規則,為了促使己方反對的政府倒臺,雙方甚至隨意聚集人群沖擊政府部門,顛覆政府。此次事件爆發后,為了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英拉政府規勸其支持者“紅衫軍”保持克制,而反對派首領素貼則加緊鼓動“黃衫軍”擴大事態。 第三,利益分配引發對立。“紅黃對決”的背后,其實是由他信、英拉代表的親民派和由城市精英、法官、軍隊代表的既得利益者之間的利益分配之爭。英拉和他信的經濟政策高度相似,走的是“民粹派路線”——規定最低工資提高36%至89%,大學畢業生起薪不低于1.5萬泰銖,上調大米收購價,在全國修建高速鐵路,向學生發放平板電腦等等。在泰國中層看來,他信和英拉的“均貧富”“濟貧法”是政府拿納稅人的錢補貼低收入人群,是在分割他們的財富。作為國家稅收的主要貢獻者,中產階級當然不可能接受底層切分他們已獲取的“蛋糕”。 12月5日,泰國將迎來國王普密蓬86歲生日,動亂局勢會有所緩和。有分析認為,從長期看,泰國解決政治亂局的唯一辦法就是進行政治變革,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社會發展的政治體制演進道路,但變革又只能在穩定的、能達成共識的社會環境中推進。對于泰國來說,變革之路充滿了荊棘。(張鳳坡 李 路 ) |
相關閱讀:
- [ 12-04]泰國困局:存量改革引發的政治難題
- [ 12-04]泰國局勢被指進入決勝時刻 泰警方成關鍵變量
- [ 12-04]泰國局勢被指進入決勝時刻 泰警方成關鍵變量
- [ 12-03]泰國警方與示威者對峙和平收場 總理吁成立人民論壇
- [ 12-03]泰國反政府抗議示威者進入總理府 警方放棄阻擋
- [ 12-03]泰國集會示威已造成94人受傷 雙方面臨強硬對峙
- [ 12-03]泰反政府游行抗議領袖稱欲“根除”現有政治制度
- [ 12-03]泰國曼谷警方移除路障 允許抗議者進入警察總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