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2月4日電(記者龔雯、高少華)工信部4日正式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頒發了三張TD-LTE制式的4G牌照,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4G時代。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牌照發放的范圍超預期,對三大電信運營商來說,不免是機會也是挑戰。但最令人欣喜的是,這一快速網絡通道的打通,將會顯著地拉動大眾在文化、消費、娛樂等層面的信息消費,在手機的視頻和圖片下載的“蝸牛”會變成“飛馬”。 4G牌照千呼萬喚始出來 業內翹首以盼的4G牌照,終于如期在2013年底前發布了。只是與此前市場傳聞不同的是,中國移動并非“獨食”了TD-LTE制式的4G牌照,工信部同時給三家電信運營商進入4G時代的“敲門磚”。 工信部表示,三家運營企業已開展TD-LTE規模網絡試驗,TD-LTE具備規模商用條件。未來將批準開展LTE FDD網絡技術試驗,系統驗證LTE FDD和TD-LTE混合組網發展模式,將發放LTE FDD牌照。 中科院計算所上海分所所長孔華威說,這預示著移動互聯網的增長會進一步提速。現在手機的視頻和圖片下載的“蝸牛”會變成“飛馬”。未來,能使用手機搞定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另外,專業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無線運營商戰略高級分析師楊光也表示,網絡能力的提升將直接促進用戶對流量和數字內容的消費。在國際領先的4G市場上,如美國、韓國,部署了4G LTE的運營商普遍實現了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的止跌回升,而在日本、英國等市場,4G運營商的ARPU值雖未回升,其下降速度也明顯放緩。 國務院此前印發《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到2015年信息消費規模超過3.2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帶動相關行業新增產出超過1.2萬億元;基于互聯網的新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2.4萬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 不少消費者坦言,雖然還沒太鬧明白4G技術是什么,但是聽到網速能“飛起來”就很興奮。另外更關心的是其價格,希望能享受到運營商提供的物美價廉的網絡消費。 產業鏈受益圖浮出水面 國際4G標準有TD-LTE和LTE FDD兩種。其中,LTE FDD由歐洲主導,已經規模商用多年。TD-LTE雖然起步較晚,但因為能夠靈活分配上行和下行頻率資源,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得到全球運營商青睞。 融合網執行總編輯吳純勇說:“4G牌照的發放,肯定會對相關產業鏈帶來重大影響,其推動力不亞于三網融合、光纖入戶等工程。”4G發展的初期,設備廠商、手機終端廠商等是首批受益者;未來隨著4G網絡的不斷完善與成熟,諸如內容廠商、服務廠商等將會成為最終受益者。 飛象網總裁項立剛表示,盡管設備商早已經拿到了訂單,這個消息已經沒那么“重磅”了,但是對于它們而言,意味著未來會加快建設速度。 除了大的設備制造商,芯片商、測量測試產品商、網絡優化、網絡建設的企業也會迎來一定機會。預計網絡建設的成本不會低于3000億元,長期演進和維護形成的成本會有5000億元的規模,這對電信設備商是一劑強心劑。 另外,IDC行業研究與咨詢服務部助理副總裁武連峰表示,隨著技術日新月異,消費者也一直在不停地逐新,手機廠商在獲得福音的這段時間,或許將迎來一次新的洗牌。因為市場競爭的關鍵,就看誰能夠搶到支持運營商4G的機會,迅速在市場上推出與之相配套的手機。如果趕不上,將錯過這一良機。 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珺對此表示認同,“終端廠商現在大部分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如果不和運營商合作,在市場上搏殺會比較辛苦。畢竟有資費補貼的終端更受用戶歡迎。” 三大巨頭格局或悄然生變 三大電信運營商在新一輪市場擴容中將如何博弈,無疑是市場最大焦點。 孔華威說,4G牌照對三大運營商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機會是4G帶來用戶重新分配的機會。挑戰來自兩個,一是系統建設如何進行;二是原有3G,甚至2.5G的共存狀態如何處理。就中國移動而言,無疑是拿到了一張“好牌”,但對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而言,未必是“好牌”。尤其是對中國電信來說,原先有線寬帶的優勢會進一步削弱。 另外,楊光也表示,4G業務的開展可能會改變國內移動通信市場正逐漸趨向平衡的市場發展趨勢。因為3G市場的競爭正在緩慢改變中國移動一家獨大的局面,但是隨著4G業務的開展,三大運營商在技術體制方面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線。4G網絡部署和業務推廣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這將對規模較小的運營商產生巨大的財務壓力,從而使領先運營商獲得明顯的競爭優勢,這可能會對市場結構的優化和競爭水平的提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以中國移動為例,2013年由于大規模4G網絡建設,資本開支總額將達到1902億元,同比增長近五成。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3日還表示,中國移動將通過產業界推出千元以下的4G終端。截至今年11月中旬,全球發布的TD-LTE的終端數已經達到274款,其中包括43款智能手機。 艾媒咨詢CEO張毅說,就目前來看,這輪博弈中,中國移動將從原本的3G中扳回一城。但是對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而言,失去了3G時代的優勢,未來將面臨建設成本以及手機用戶方面的競爭壓力。 |
相關閱讀:
- [ 12-04]工信部解讀4G牌照發放
- [ 10-18]4G大戰320回合 臺灣六業者砸千億元不松手
- [ 10-09]臺灣4G競標大戰 總標金直逼900億元
- [ 10-07]六家業者4G激戰 總標金破800億元
- [ 09-04]4G大戰今日聚焦1800MHz新頻段
- [ 07-12]國務院:年內發放4G牌照 鼓勵民資進入電信市場
- [ 03-09]苗圩:4G網全面商用至少還需一年
- [ 03-06]工信部部長苗圩:4G牌照有望年內發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