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日本《產經新聞》12月4日報道,日本埼玉市發生了一起乘客合力推車成功營救出一名被卡在車廂與站臺之間縫隙女子的事件。隨后,日本名古屋和東京等多地相繼上演相同一幕。不過,相關專家對此善舉看法不一,有人指出:“這無異于火上澆油,通過推車使得車身搖動幅度增加,可能導致車反過來擠壓人,實在是一種危險的做法。” 據報道,2013年7月,在日本埼玉市的JR鐵道南浦和站,一名女性乘客被夾在了電車和站臺縫隙間,當時在場約40名乘客合力推擠車身,擴大縫隙從而將其成功救出。這出救人事件被日本國內外媒體爭相報道,一時間成為熱門話題。之后,9月名古屋市的名鐵名古屋站又出現20名乘客合力救出某男乘客的同樣事件。而11月26日的東京JR鐵道涉谷站內,數十名乘客使用同樣的辦法救出一名女性。 對此,熟知鐵道車體構造的日本大學生產工學部的綱島均教授指出:“如果推力過急,車體的彈簧會加速反彈導致車體來回搖晃,可能會出現更加危險的狀況。所以推車時必須最少有10個成人。”而北海學院大學工學部的上浦正樹教授也表示出擔心,他解釋道:“如果是少數人推擠車身會讓振幅增加,導致電車與站臺間間隙變窄,可能會壓迫待救者。” 實際上,在電車車體和支撐車體行駛的零部件間有兩個控制碰撞的空氣彈簧,被安裝在車體兩邊。如果在一邊推擠車身,另一邊的彈簧被壓縮車體就會傾斜。如果救人的乘客越多力量就越大,越能持久地推壓電車不被反彈。如果人數較少,可能就會發生意外事件。 然而,對這種救人事件,多名專家竟看法不一,各抒己見。日本鐵道分析專家川島令三稱:“不要隨意推壓車體,遇到此事應首先按下站臺的列車緊急停止按鈕,再聽從車站工作人員指示。”對此,阪神電鐵的負責人稱:“人命關天的事,我們不能禁止乘客推車救人。”JR鐵道西日本公司則反映說:“沒有規定乘客不能幫助救人,我們看情況接受乘客的幫忙。只能說是具體情況具體處理。” 對此,日本公共交通安全專家、關西大學教授安部誠治強調:“雖然推車救人有風險,但是不能阻止乘客救人,所以我們要向大眾普及‘營救人員太少反而產生危險,盡可能由成人來協作營救‘的常識。” (實習編譯:劉利萍審稿:王歡) |
相關閱讀:
- [ 09-21]專家稱目前日本每天仍向海洋排放大量核污水
- [ 09-03]日本匯總吸引留學生戰略 擬將赴日留學生增至30萬人
- [ 05-04]出軌的安倍內閣
- [ 12-25]日本NDS流行樂隊 陪你過圣誕節
- [ 12-22]《失樂園》日本名導森田芳光逝世 眾星表示遺憾
- [ 12-22]《失樂園》日本名導森田芳光肝病逝世 享年61歲
- [ 12-06]日本漢學家松浦友久:遺憾聞一多作品未被重視
- [ 11-05] 日本北海道大學校長 女生人少女留學生更"吃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