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買羽絨服后,微信賣家就不理不睬了 通過微信“朋友圈”購物遇到不順心的還有一位天津的趙女士。為了給自己維權,趙女士撥通了杭州市工商局12315消費投訴熱線。 上個月,趙女士發現有個陌生微信號邀請她加入“朋友圈”。打開一看,這個微信號是賣衣服的。“賣家在朋友圈里發的都是一些名牌衣服圖片,看上去挺漂亮的,價格也不貴。我還看到賣家發圖表示自己在杭州有實體店,就同意加入‘朋友圈’。” 趙女士告訴記者,她先花了530元買了一件巴寶莉的高仿羽絨服。衣服拿到手后發現有色差,要求賣家換成黑色。當時賣家立馬給換了。隨后她又買了另外一款羽絨服。沒想到,付了款以后,賣家怎么都不理她了。 “剛開始還跟我說不著急,會發貨的。等我要求退貨,對方又不同意。后來天天微信上催他,也不搭理我,打電話更是不接。” 最后,杭州市工商局上城分局望江所幫忙找到了這個賣家的實體店,趙女士這才拿到下單的第二件羽絨服。 微信交易維權難,消費者須謹慎識別 “微信是基于社交的移動互聯網工具,如果僅是在微信上轉發奢侈品照片,很難界定這是一種涉嫌侵犯名品的知識產權的非法經營行為,因此在權益受損時也很難通過正當渠道維護。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尤其是奢侈品時,要警惕微信商品交易,切莫蒙蔽雙眼。”杭州市工商局淳安分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咨詢微信消費糾紛的很多,但真正來維權的尚還處于“零投訴”。杭州市工商局12315中心目前也只接到一起投訴。 杭州市消保委副秘書長陳杭說,微博“朋友圈”有別于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是一個非盈利性的平臺。消費者在這里購買到偽劣商品,也沒有辦法向平臺商投訴。若真要維權只有起訴商家,但前提是消費者得知道商家的真實身份。 “微信上的商家沒有營業執照,監管尚屬于空白。消費者想維權,總處于劣勢。”陳杭提醒消費者,微信上的商家銷售的商品最好不要買,那些仿名牌的山寨貨更不要買。 |
相關閱讀:
- [ 11-20]廣州市紀委開通微信公眾平臺 民眾監督再增新途徑
- [ 11-11]廚師偽裝高富帥微信釣到美少女 激情過后劫財殺人
- [ 10-17]姐妹們,莫讓微信成“危信”
- [ 10-12]開通微博微信,中南海與百姓又近了一步
- [ 08-29]廣西北海男子微信約聊女性實施強奸并拍裸照
- [ 08-29]廣東一少女微信交友約會慘遭毆打并被劫色
- [ 08-25]已婚男冒充警察微信連“釣”四少女 騙財騙色
- [ 08-02]女友佯裝微信美女曖昧 報復男友花心詐騙15.8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