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2月5日電(上官云) “正如狄更斯所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紙媒面對移動新媒體的巨大沖擊,轉型成為關鍵詞。”華西都市報副總編輯趙曉夢在5日上午舉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在線閱讀”論壇發表以上觀點。 不可否認,互聯網興起帶來了閱讀方式的變革。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紙質書的閱讀量逐年降低,甚至一度引起各界紙質書行將“式微”的憂慮,傳統出版業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面對新型電子閱讀方式的挑戰,傳統出版業的走向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互聯網時代紙質書閱讀率降低 傳統閱讀方式 “式微” 長久以來,提到“閱讀”,人們總會將之與傳統紙質書聯系起來。然而,互聯網的興起為人們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閱讀方式,傳統閱讀方式越來越被“邊緣化”。此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曾發布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數據顯示,2012年18~70周歲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4.9%,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為4.39本。而在1999年,國民的圖書閱讀率曾高達60.4%。 以紙質書為代表的傳統閱讀方式會不會走向衰落?這個問題曾一度引起爭議。美國學者希利斯·米勒在《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還會繼續存在嗎?》一文中直言不諱的表示:“當我們依靠印刷文化背景所建立起來的價值觀、寫作觀和閱讀觀煙消云散后,我們也就不得不跨上電子文化和數字文化這輛戰車,與我們過去所欣賞和珍愛的一切依依作別了。” 希利斯·米勒的觀點雖仍待商榷,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新媒體興起的確造成了閱讀方式變革,并給傳統閱讀方式帶來極大挑戰。 |
相關閱讀:
- [ 11-23]人均每天僅讀9分鐘 普京吁制支持俄文學長期措施
- [ 11-19]“反向借書”折射閱讀困境
- [ 11-14]大學語文從必修到選修不是倒退
- [ 11-13]人大回應漢語改選修質疑:不等于弱化母語教育
- [ 11-06]細數那些金剛無敵妹紙 毫無節操和下限
- [ 10-25]圖書館名著借閱率降低 “去經典化”閱讀惹憂慮
- [ 10-24]沉默的“屏奴”時代
- [ 10-23]南京一書店辦"裸體閱讀"圖片展 稱為提高閱讀興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