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2月5日電(上官云) “正如狄更斯所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紙媒面對移動新媒體的巨大沖擊,轉型成為關鍵詞。”華西都市報副總編輯趙曉夢在5日上午舉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在線閱讀”論壇發表以上觀點。 不可否認,互聯網興起帶來了閱讀方式的變革。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紙質書的閱讀量逐年降低,甚至一度引起各界紙質書行將“式微”的憂慮,傳統出版業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面對新型電子閱讀方式的挑戰,傳統出版業的走向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互聯網時代紙質書閱讀率降低 傳統閱讀方式 “式微” 長久以來,提到“閱讀”,人們總會將之與傳統紙質書聯系起來。然而,互聯網的興起為人們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閱讀方式,傳統閱讀方式越來越被“邊緣化”。此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曾發布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數據顯示,2012年18~70周歲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4.9%,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為4.39本。而在1999年,國民的圖書閱讀率曾高達60.4%。 以紙質書為代表的傳統閱讀方式會不會走向衰落?這個問題曾一度引起爭議。美國學者希利斯·米勒在《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還會繼續存在嗎?》一文中直言不諱的表示:“當我們依靠印刷文化背景所建立起來的價值觀、寫作觀和閱讀觀煙消云散后,我們也就不得不跨上電子文化和數字文化這輛戰車,與我們過去所欣賞和珍愛的一切依依作別了。” 希利斯·米勒的觀點雖仍待商榷,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新媒體興起的確造成了閱讀方式變革,并給傳統閱讀方式帶來極大挑戰。 新媒體崛起 傳統出版業或應轉變觀念 閱讀方式發生的巨大變化勢必會對傳統出版業造成一定影響。面對新媒體迅速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傳統出版業如何看待這種變化?又將何去何從?在一場主題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在線閱讀”的出版人論壇上,數位出版界精英就電子書對紙質書的沖擊進行深度探討。 中國作家富豪榜創始人吳懷堯表示,在作家富豪榜調查過程中,可以看到紙質圖書出版現狀著實堪憂。很多面積兩千平米的書店內,讀者可能不超過一百人。但在公交、火車上,卻能看到很多人在“電子閱讀”,傳統出版業如何化解危機值得思考。 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創始人黎波則認為,就出版業來講,未來屏幕閱讀一定會取代紙質閱讀,但并非文字的簡單“平移”,而是將綜合現在新媒體閱讀方式的多種手段。面對互聯網等新媒體的沖擊,傳統出版人應改變觀念,即“做文化要有超前意識” 。黎波直言目前國內出版人理念較落后,可向國外出版人借鑒,定期與業內、業外人溝通交流信息,了解市場變化。此外,還需引導讀者,使之進入傳統圖書出版業可以做到的領域中去。 “新媒體的崛起對傳統閱讀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進一步推動出版載體多元化地快速發展?!痹谠缜芭e行的北京國際出版論壇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表示了對數字化出版業的關注。 實現數字出版業與傳統出版業對接或為可行出路 目前看來,互聯網興起帶來的新式閱讀雖然在質量、版權保護等方面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但強大力量已不容小覷。柳斌杰曾表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將采取措施,打破數字出版產業與傳統出版產業的界限,實現兩者之間的對接。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紙媒面對移動新媒體的巨大沖擊,轉型成為關鍵詞。”華西都市報副總編輯趙曉夢坦言。 果麥文化傳媒董事長路金波則認為,傳統出版業可借力移動互聯網邁入精品時代。他把互聯網與傳統出版業形象的比作汽車與公路的關系,認為百度、盛大等原則上講屬于平臺,是“公路”,而傳統出版業則是汽車,決定了路上風景。 而百度副總裁朱光介紹,百度已于今年五月推出數字版權開放平臺,承諾三年內零分成,將大部分收益回報給作家和出版商,經過半年的嘗試,已給版權方帶去了超過百萬的版權收益。 |
相關閱讀:
- [ 11-23]人均每天僅讀9分鐘 普京吁制支持俄文學長期措施
- [ 11-19]“反向借書”折射閱讀困境
- [ 11-14]大學語文從必修到選修不是倒退
- [ 11-13]人大回應漢語改選修質疑:不等于弱化母語教育
- [ 11-06]細數那些金剛無敵妹紙 毫無節操和下限
- [ 10-25]圖書館名著借閱率降低 “去經典化”閱讀惹憂慮
- [ 10-24]沉默的“屏奴”時代
- [ 10-23]南京一書店辦"裸體閱讀"圖片展 稱為提高閱讀興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