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一些媒體4日發表報道,稱在澳大利亞頂級科研機構——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工作的一名中國籍男子可能進行了間諜活動。 綜合澳大利亞各家媒體的報道來看,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上周,在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位于墨爾本的一個實驗室工作的一名中國籍研究人員有3天時間沒有上班,實驗室方面隨后向警方報告了其失蹤的情況。當澳大利亞聯邦警察前往這名男子位于墨爾本的住處調查時,并沒有找到他,而是在其家中發現了他使用的電腦。在對電腦進行檢查后發現,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一些機密信息“可能”被進入,并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被使用。 澳大利亞媒體報道說,這名失蹤的中國籍研究人員是一名博士后,“據信”此人已經離開澳大利亞,“可能”返回了中國。 但是,目前并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這名中國籍研究人員從事了間諜活動。首先,澳大利亞聯邦警察和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都沒有向外界確認他目前身在何處,也沒有透露他的身份姓名。事實上,澳大利亞聯邦警察沒有就這一事件透露任何信息。而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發表的一份聲明說,目前不是討論這一事件的細節的時候;但強調,該組織在雇用員工時,對每一個職位所要求的背景和安全檢查都設定了相應的標準。 其次,澳大利亞媒體的報道有很多語焉不詳的內容,目前唯一確實的事情就是這位研究人員的失蹤。關于隨后的一系列調查,本地媒體的報道也都缺乏切實的消息來源。而澳大利亞媒體在報道中也承認,警方只是發現這位研究人員接觸過數據庫中的一些機密數據,但“可能被用于不當目的”僅屬猜測,甚至是“臆測”。因此,雖然澳大利亞媒體在報道這一事件時,標題上多用所謂“間諜”、“信息泄漏”這樣的字眼以博得受眾的注意,但在文章的具體內容中,卻使用了很多諸如“據信”、“可能”這樣的字眼,讓人不能不產生澳大利亞媒體“炒作”的印象。 (記者 鄧黎) |
相關閱讀:
- [ 07-05]臺備役上校談曹郁事件:不是間諜案,傷害卻不小
- [ 07-03]德國破獲冷戰后最大間諜案 俄羅斯夫婦潛伏20年(圖)
- [ 05-18]分析:俄羅斯只想通過間諜案搶占“道義至高點”
- [ 04-08]曼城高管卷入巴薩間諜案 西甲豪門狀告前副主席
- [ 10-12]加安全部長:海軍間諜案無損加拿大聲譽
- [ 11-28]喜看旅法華人“新勢力”崛起
- [ 07-13]《智者無敵》:以棋圣智慧解讀歷史謎題
- [ 07-08]《智者無敵》:以棋圣智慧解讀歷史謎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