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5日18點,嫦娥三號探測器已正常運行約88小時,飛行近35萬公里,工作狀態良好。鑒于發射嫦娥三號探測器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入軌精度較高,嫦娥三號探測器的前兩次中途修正也非常精準,可以滿足近月制動和后續軌道控制的要求,同時,嫦娥三號探測器飛行控制方案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原定于當日進行的第三次中途修正被取消。 嫦娥三號的首次中途修正是在12月2日15點50分圓滿完成的。此時,為嫦娥三號保駕護航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飛控試驗隊,已經連續工作了數十個小時。他們還要繼續工作到當天晚上10點,等到嫦娥三號飛出測控弧段的時候,才能回家休息。 還有很多試驗隊員是完成發射階段的任務后,直接從西昌乘任務專機趕回北京,又立刻投入到后續的飛控工作中,期間只是“在飛機上睡了一會兒”。當被問及累不累的時候,從西昌回到北京便直奔飛控中心的嫦娥三號著陸器GNC系統主任設計師笑著環顧了一下四周的同事們,“大家不是都沒睡嗎?” 身體很累,但精神很好,是飛控試驗隊員們的真實寫照。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像我這樣亢奮的才是從昨天到現在一直沒睡的。” 很多人都認為,發射成功后,探測器便可以自主飛行,在完成大的變軌動作前并沒有什么工作要做。而事實上,探測器入軌之后,飛控試驗隊員每時每刻都要密切監測其飛行狀態,判讀數據,并控制探測器完成一系列的動作。用試驗隊員的話說就是,“發射成功之后,我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由于此次嫦娥三號80%的產品都是新研制的,為了確保不出現問題,各分系統和單機負責監測和保障的人員非常多,再加上嫦娥三號由著陸器和巡視器兩部分組成,所以飛控人員比一般的型號多了一倍。 這支近300人的飛控隊伍在整個任務期間,都不能離開北京航天城地區。對于那些不住在附近的人,試驗隊給大家訂了附近的賓館,保證所有的人都住在車程不超過5分鐘的范圍內。同時,試驗隊還登記了每個隊員的手機號、座機號和住址。沒有座機號的,就再留一個備用電話,以確保所有人都能隨叫隨到。據試驗隊的調度人員介紹,“雖然也有排班和倒班安排,但如果真的有意外情況發生,不論是不是剛回家休息,都要第一時間回到飛控中心現場。” 與年輕的各系統研制人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為嫦娥三號保駕護航的專家組成員們。他們平均年齡超過60歲,很多人的頭發都已花白,卻也像其他年輕的試驗隊員一樣,通宵工作,沒有休息。其實航天很多型號都有專家組,但嫦娥三號的專家組配備堪稱“豪華”。他們都曾經做過總師或者是各個專業的專家,經歷過很多事,經驗極其豐富。如果嫦娥三號在運行過程中臨時碰到什么突發狀況,他們便可以在第一時間提供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高度負責、百分之百投入,是所有試驗隊員的共同特點。6年艱辛的研制道路,此時已經到了最接近成功的時刻。每個人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確保圓滿完成任務。“當看到嫦娥三號在太空中的飛行軌跡和我們的計算值一樣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的確,嫦娥三號不僅在發射入軌精度上大大超出了預期,在第一次中途修正中的表現也異常精彩。 探測器變軌是通過發動機點火產生一定的速度增量來實現的,而速度增量的計算需要考慮發動機推力的大小、航天器的質量等因素。如果計算不夠準確或者發動機出現了問題,就有可能導致發動機一直點火工作。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技術人員設定了發動機的最小關機時間和最大關機時間,保證實際速度增量和理論值偏差較大的時候,也能通過卡住時間來保證關機。而嫦娥三號第一次中途修正的關機時間,恰恰落在了技術人員設定的時間范圍的正中間,也就是說,探測器發動機、加速度計狀態正常,且實際工作情況與技術人員計算的理論值完全吻合。 “這是一個好的開端,但接下來還有更多更復雜的任務要完成。”目前,飛控試驗隊已進入24小時不間斷監測的工作模式中,對于接下來幾天的伴飛日夜,他們已經準備好了。(江雪瑩) |
相關閱讀:
- [ 12-06]業內稱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空間站是重點
- [ 12-06]嫦娥三號預計今晚進入100公里環月圓軌道
- [ 12-05]嫦娥三號飛行狀態良好 取消第三次中途修正
- [ 12-05]探訪“遠望6號”海上生活:理發室開放“門庭若市”
- [ 12-05]搞笑囧圖百看不厭
- [ 12-04]嫦娥火箭殘骸砸破湖南民房 受損者獲賠萬余元(圖)
- [ 12-03]嫦娥3號殘骸砸破湖南邵陽兩民房 村民共獲賠1.6萬(圖)
- [ 12-03]國信辦組織互聯網業界名人赴西昌觀摩嫦娥三號發射任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