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分化格局無彌合跡象 多邊減排共識面臨挑戰
2013-12-06 18:53?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責任編輯:劉瑋 李艷 |
分享到:
|
華沙氣候大會上,利益分化格局仍無彌合跡象。聯合國氣候談判的多邊機制和減排共識,正在經受越來越大的挑戰 本刊記者/徐智慧 史上最強臺風“海燕”并未給華沙氣候大會帶來緊迫感,菲律賓代表的痛哭失聲和絕食請愿,都沒有能感化態度強硬的發達國家。上百家NGO 以離場對拖沓和缺乏進展的談判表示抗議。最終,大會延遲了30個小時才落下幃幕。 自從20年前溫室氣體受到了和核戰爭同樣的重視之后,聯合國框架下的氣候大會每年召開一次,今年是第19屆。 在力圖推動會議取得成果的人看來,華沙會議只是一次過渡性會議,落實巴厘路線圖,啟動德班平臺,為2015年的巴黎會議打下基石,以期達成一個新的全球性協議,取代《京都議定書》。 然而高級別會談剛剛開始,日本、澳大利亞的倒退性立場就導致談判陷入僵局。日本公布的修正后減排目標不降反升,竟然比其1990年的排放水平還高出3.1%。此舉不僅是《京都議定書》的倒退,也被視為踐踏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規定的減排義務。 日本的倒退緣于福島核事故之后的“去核化”,該國80%的發電量來自核電站,福島核事故使得日本全民反思核能源的安全性,之后,該國開始興建火力發電廠,以逐步擺脫對核能的過分依賴。這成為日本在減排問題上采取倒退立場的借口。 更大、更根本性的裂痕是對“歷史排放”的態度分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規定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原則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就各自的碳排放量(包括歷史排放量)份額,分擔不同的責任。在現實層面上,意味著發達國家應承擔更多責任,拿出更多的錢,放入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池。 顯見的是,發達國家陣營對歷史排放的問題一直在回避,拒絕履責,這成為歷屆氣候談判的根本性分歧。澳大利亞一開始就表態,拒絕在本次大會上做出履行出資義務的新承諾,并聲稱“要求發達國家作新的出資承諾不現實、不可接受”。 當共同責任觸及國家利益時,共識就變成了易碎品。每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大會會場中,不時傳來“碎裂”的聲音。 早在三年前的德班會議上,加拿大就公開表示,不再續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根據《京都議定書》,到第一期結束的2012年,加拿大溫室氣體排放應比1990年降低6%,但實際上,該國2009年的排放量已比1990年增長了30%。這個數據體現了該國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而作為另一個煤炭消費大國,中國則因努力擺脫對煤炭的依賴,在華沙氣候大會上受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稱贊。他對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希望中國不斷提高行動力度。 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表現上,中國越來越搶眼。據國際能源署統計,中國雖然仍是全球最大的排放國,但碳排放的增速正在放緩。201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了1.4%,達到316億噸,中國占了其中的3億噸,但這已經是過去10年中國給出的最低數字,這反映了中國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減排努力。 人們還注意到,最近一兩年,霧霾正在越來越頻繁地困擾著北京等大型都市。因此,對中國減排的努力,可以解讀為環境問題正在倒逼中國經濟結構轉型。 而在樂觀的環境研究者看來,同樣的問題,也可以反過來理解。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表示,長遠看來,中國正在讓減排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核心指標。9月出臺的治理大氣污染“國十條”,就是通過治理污染來實施減排目標的一個體現。 “重點污染地區不要對煤炭使用的增長抱任何幻想,這個指標只能往下降?!苯穗h說,治污和減排,本是一體兩面。 中國的碳排放將在2020年達到峰值,在此之前,絕大部分高耗能工業產品的產量已開始下降,而低碳經濟也已培育起很好的社會環境和政策導向。最鮮明的例子是,2013年,風電和光伏發電的裝機成本已大幅下降,在中國沿海地區的一些風力發電成本已經可以和煤電競爭,光伏發電的成本也在良好的政策扶持下具有了成本優勢,這讓中國政府不斷提高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 “強有力的氣候政策,會促進中國技術的全球領先性,進而促進經濟發展?!痹诮穗h看來,經濟結構轉型帶來新的增長機會,減排、治污與經濟發展,可以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因為中國在減排方面的積極努力,在氣候大會上被寄予了更高期望。在華沙大會上,由于利益分化嚴重,談判屢次陷入僵局,于是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中國。 “目前的氣候談判利益格局,歐盟在繼續推動德班平臺,美國不愿出頭,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在倒退,基礎四國(中國、印度、巴巴、南非)抱團,但與弱勢的小島國家聯盟和非洲國家集團也存在較大分歧。”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高級顧問楊富強說。 在他看來,華沙大會上由于缺少了領頭羊的作用,整個會議顯得七零八落,缺乏熱情?!斑@種錯綜復雜的局面,給中國發揮領導力創造了空間?!?/p> 而領導力,在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分擔。 ★ |
相關閱讀:
- [ 12-10]解振華稱部分國家在氣候談判沖刺階段攪局
- [ 06-02]氣候談判重啟實質磋商 發達國家仍“口是心非”?
- [ 05-10]"信任赤字"掣肘全球氣候談判 坎昆會議希望渺茫
- [ 12-05]潘基文出席聯合國總部首個殘疾人服務中心揭牌式
- [ 12-05]聯合國難民署專員呼吁日本降低難民認定標準
- [ 12-05]巴西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 [ 12-05]珠算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
- [ 12-04]聯合國稱將根據斯諾登爆料信息調查英美監聽行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