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猛出院前在醫院留影紀念 手術取出的鉛彈 宜昌市遠安縣男子張猛(化名)5歲時因鳥銃走火,遭鉛彈擊中頭部,鉛彈“隱居”在其顱內長達36年,并悄悄作祟,導致其遭受癲癇痛苦20余年。 自去年以來,遵從張猛及其家屬意愿,宜昌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手術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分兩次手術,取出張猛顱內異物。昨日下午,已經康復的張猛出院回家。 5歲隨父打獵 鳥銃走火受傷 今年41歲的張猛身體清瘦,平時精神頗佳,住在遠安縣花林寺鎮一個偏僻的山村,靠務農為生。然而,持續20多年的癲癇病痛,導致其至今仍然獨自一人生活。他一直沒想到,他的病痛與小時候與父親一起上山打獵發生的走火一事有關。 張猛5歲那年,有一次隨父親進山打獵,他們發現了幾只肥碩的山雞,沒想到鳥銃突然走火,站在一邊的張猛額頭被擊中,頓時血流滿面。張猛的父親驚嚇之余發現,兒子的眼睛保住了,頭部沒有大的傷口,急忙給他包扎止血。隨后,張猛被帶到村里的衛生室查看,醫生并未看出有何異常。 據張猛回憶,傷口復原后,他并未感覺到什么不適,家人也以為他已經完全康復。 20多年前的一天,尚未成年的張猛在家里玩耍,突然喪失意識摔倒在地,四肢抽搐,并口吐白沫。事后每隔一段時間,這種怪病就要發作一次,而且沒有明顯誘因。 經當地醫生檢查,認為張猛患上了癲癇。此后的20多年里,雖然這怪病一直在發作,但并沒有人將它與張猛當年被鳥銃擊中的往事聯系起來。 癲癇時常發作 原是鉛彈作祟 張猛的病每次要持續發作10多分鐘,因為拿不出錢,一直沒能接受正規治療,一直在當地按“羊癲瘋”病進行治療,雖然一直在服藥,癲癇發作卻越來越頻繁。 2012年初,張猛在家里做農活時摔倒受傷,被人送到醫院檢查,CT檢查發現,他的頭顱里存有兩枚異物。在家里親朋好友們的支持下,張猛來到宜昌市中心醫院,進行了更為全面的檢查。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腦部左側額葉及右側頂葉深部各見一枚綠豆大小的高密度影。 醫生根據其童年經歷判斷,應該是一粒鉛彈從左額射入,帶入一枚骨碎片留在左側額葉,同時子彈貫穿全腦,到達右側頂部碰到顱骨后沒有穿出到顱外,又反彈入腦深部。 經過進一步的視頻腦電圖檢查,宜昌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雄偉診斷后認為,深入并“隱居”于張猛頭顱內的鉛彈,正是張猛過去20多年癲癇反復發作的罪魁禍首。 王雄偉介紹,鉛彈及其帶入的異物殘留腦內數十年,對張猛的腦組織造成了二次損傷——在他跑跳和激烈運動時異物會產生機械刺激,引發顱內異常放電,導致癲癇反復發作。 實施精確手術 鉛彈終被取出 病因明確后,張猛半年前在宜昌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進行手術,鎖定了左側額葉深部的骨碎片,并精確地將其取出,手術非常成功。根據自身意愿,張猛術后回家休養并進行觀察。 今年11月初,張猛癲癇再次發作,并伴隨有頭昏、頭暈癥狀,再次入院。張猛決心要將隱藏顱內36年的鉛彈取出,徹底消除病根。 檢查結果顯示,張猛右側頂葉腦內鉛彈非常小,而且恰好位于支配上肢運動的重要皮層深部,被周圍密密麻麻的腦神經、腦組織包裹,要想取出鉛彈而不傷及周圍重要的腦組織,手術難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將導致患者終身偏癱。 經反復研究,王雄偉及其神經外科團隊制定了周詳的手術計劃,結合多項先進技術,為張猛實施了周密的手術,對異物“精確定位”達到毫米級,取出異物并精準定位癲癇病灶,最后予以切除。 術后張猛恢復很快。經復查,未遺留任何神經功能障礙。昨日下午3時許,張猛收拾行裝出院。回家前,張猛在醫院高興地留影紀念,他說,自己的生活又燃起了希望。 |
相關閱讀:
- [ 09-04]七旬老人制造出售3支鳥銃被逮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