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石家莊12月7日電 (李洋)“我的寶寶是3月7日出生的,今天正好九個月了。”王素英笑著說,自己的“海豚寶寶”叫蟲蟲,已經七十五公分了。 據了解,采用水中分娩這種生產方式的產婦,人們親切的稱她們為“海豚媽媽”,而產下的新生兒則被稱為“海豚寶寶”。 據王素英回憶,自己在孕期的時候就看過國外“水中分娩”的視頻,覺得可以減輕產痛,也和老公討論過,很想親身體驗這種“新潮”的分娩方式。 王素英說,自己的老公很支持自己,但婆婆卻有些難以接受,怕自己落下“月子病”。 “好在婆婆最后同意了,因為這種分娩方式可以減少對身體的損傷。”王素英露出幸福的笑容,婆婆的擔憂也是為了自己好。 29周歲的王素英回憶起自己當時的“水中分娩”,仍難掩激動之情。 王素英說,自己經過醫院檢查后,各項指證正常,符合水中分娩的要求,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了“特殊的產房”。 王素英告訴記者,自己當時進產房的時候,心里也有恐懼感,但當進入“分娩水池”后,整個人頓時放松了很多,疼痛也明顯減輕了。 “那是一只比浴缸要胖很多的水池。”王素英說,進入分娩池后,分娩池的水正好漫到她的腹部,助產士不斷地拿著蓮蓬頭為她沖洗腹部,在助產士的指導下,自己生下了蟲蟲。 “醫生在我把寶寶生出來后,隨即就把蟲蟲從分娩池中抱起,放到我的胸前,剪斷臍帶。”王素英說,自己看著蟲蟲在水中眨著眼睛,那一刻覺得太神奇了。 在交談中,王素英笑著告訴記者,自己算是做了一次“冒險”的選擇,但很慶幸自己當時的選擇,給自己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1988年的張塔娜也是“海豚媽媽”,她的兒子哈哈已經十個多月了。 張塔娜說,自己的朋友有在水中分娩的,自己對這種生產方式也了解很多,所以就選擇了這種生產方式。 張塔娜告訴記者,水中分娩也會疼痛,但整個生產過程中,就像洗了個熱水澡,因為水的浮力減少了不少疼痛。 “當看著兒子降生在這個世界上,在水中眨著大眼睛,那感覺太幸福了。”張塔娜笑著說,自己身邊的朋友看到自己水中分娩,都很羨慕,自己也很驕傲。 “水中分娩”對新生兒是否安全呢?據石家莊市婦產醫院分娩中心護士長李霞介紹,由于分娩池與母親子宮內的羊水環境類似,因此胎兒在離開母體以后會很適應這一新的外部環境,胎兒的“本能”會使他們在出水之前屏住呼吸,不會嗆水。 李霞告訴記者,并不是所有的孕婦都適合水中分娩,比如高血壓、心臟病、胎兒過大,胎位不正就不適合水中分娩。 據李霞介紹,石家莊市婦產醫院作為河北省首家引入“水中分娩”的醫院,自2012年11月26日到現在,該院已經接生“海豚寶寶”500例。 李霞說,減少醫療干預,讓分娩回歸自然已是現代人的一種共識,水中分娩是被醫院界公認的一種優于產床分娩的“新生法”,是一種純自然的“綠色”分娩方式。 有關資料顯示,“水中分娩”最早誕生在十九世紀初的法國,因為產程短、疼痛少、傷口小,而被國際醫學界視為“回歸自然”的生育方法。原理是根據嬰兒在母體羊水中孕育,在從誕生的一剎那接觸水,可使嬰兒和孕婦情緒穩定,借助水中的浮力母親不需費太大力就可順產,且產后恢復速度提高近一倍。(完) |
相關閱讀:
- [ 09-20]震撼!攝影師實拍嬰兒出生瞬間
- [ 03-11]42歲洪欣希望再生一女 想在醫院嘗試水中分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