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2月7日電 題:西方“中國通”視角下的“中國夢” 中新社記者 李佳佳 許婧 “中國人開始做夢了”、“中國的美夢抑或世界的噩夢”……近期,在一些西方媒體報道的標題上,本來簡簡單單的三個字“中國夢”,正在世界輿論場內激起陣陣漣漪。 一場發端于“中國夢”的討論,由此變成世界解讀中國的新坐標。7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夢的世界對話”國際研討會上,三個土生土長的外國人、三位多年從事中國問題研究的“中國通”,就分別從歷史、文化、理論框架等角度,剖析他們眼中的中國,探尋中國夢的核心價值。 還在讀中學時,中國學生就從書本中知道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他的那句“我有一個夢想”傳遍世界。關于“美國夢”的話題很多,他的那種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追逐夢想的說法,與當下的“中國夢”因解讀角度不同而呈現差異。“國家在整個中國夢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李侃如說。 李侃如說,當下中國正在把抽象的“中國夢”概念轉化成具體實踐,比如十八屆三中全會出臺的改革措施,說要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保護個人財產權等,“這應該是一個相當漫長和充滿挑戰的過程,中國如何適應調整將非常重要”。 致力于向世界講述真實中國的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更關心中國如何在全球語境下表達自己,“如果沒有其他國家的理解與支持,中國夢無法實現,”他相當肯定地告訴記者,中國需要傳遞信息,營造對話的基礎。 |
相關閱讀:
- [ 12-04]英國《金融時報》:從樣板間看中國夢
- [ 12-03]任賢良:多講講好普通百姓的追夢圓夢故事
- [ 11-29]國博舉行習近平提出實現“中國夢”一周年學習座談會
- [ 11-11]沒有全面深化改革就沒有中國夢
- [ 11-11]“21世紀發展競合”:中共奠定改革新局之基
- [ 11-10]十八大以來民主政治建設述評:實現中國夢的保障
- [ 11-09]57所高校學生英語演講“我的中國夢”
- [ 11-08]共青團走基層:“我的中國夢——奮斗的青春最美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