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甘肅黑水國遺址考古現場。 楊艷敏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8日電 (記者馮志軍)今年7月上旬至9月底,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張掖黑水國遺址開展了為期80天的年度發掘工作,獲得諸多新的發現。特別是出土的一個帶有圓雕羊頭的環首銅刀證明黑水國遺址存在著早期的冶煉活動,這為探討區域文化間的交流及區域性的技術創新提供了新資料。 記者8日從甘肅省文物部門獲悉,本年度發掘面積625平方米,均為黑水國三期——四壩文化遺存。此次發掘共出土陶器、骨器、石器、銅器等一批器物,其中銅器4件(銅錐2件、銅刀1件、銅泡1枚)。 2013年,黑水國遺址發現遺跡單位41處,其中墓葬3座、房址15座、獨立墻體1段、灰坑16處、灰溝6處,這揭示了當時的聚落形態,為了解A區房址的發展演變特別是土坯建筑的構筑方式提供了直接證據。 黑水國遺址位于甘肅張掖西北12.5公里處,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10公里,是新石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內有漢代墓葬群,約4平方公里。(完) |
相關閱讀:
- [ 10-24]水龍頭水嘴標準明年或出臺 檢測類別提升至17種
- [ 10-15]河北保定今冬取暖期“五大攻堅戰”整治大氣污染
- [ 08-09]規范稀土產業要防止產生壟斷
- [ 07-08]賀江水污染事件別輕易畫句號
- [ 07-03]重慶發掘出500年前冶煉遺址 規模為三峽地區最大
- [ 06-09]5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2%
- [ 09-04]巴西官員稱巴未來幾年鐵礦石投資仍保持強勁
- [ 02-06]廣西河池城區周邊冶煉企業5年內不搬遷將關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