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改革論述:用好改革關鍵招 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2013-12-10 21:16? 樊曦?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黃曉夏 |
分享到:
|
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述評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充分表明,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著力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一年多來,國家密集出臺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的系列改革,激發了市場活力,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從提交資料到辦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等三項審批,只用了10天。要在以往,至少需要55天。”最近,山東中科投資公司切實感受了一把行政審批“瘦身”之后的辦事速度。 “過去跑個項目,一個部門接一個部門,一個公章接一個公章,程序好比馬拉松,企業辦事人員真的要跑斷腿啊!”中科公司辦公室主任尤鑫說,“現在政府搞簡政放權、轉變職能,將‘馬拉松’變成‘馬上辦’,效率真是提升了不少!” 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今年以來,國家已取消下放334項行政審批等事項,簡政放權成為深化改革的“馬前卒”和宏觀調控的“當頭炮”。 “要進一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簡政放權,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環境,為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務;要完成要素領域的市場化改革,真正放寬準入,破除行政壟斷,實現讓市場配置資源,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 在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看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大幅精簡審批事項、轉變政府職能,其本質是通過修改法律取消行政許可、約束和規范政府行為,為社會松綁,激發市場活力,實現依法行政。 十八大以來的一年,國家密集出臺一批以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的改革,推進營改增、減免小微企業稅費、盤活財政和貨幣資金存量、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為重點的改革措施,激發了市場活力,在國內經濟發展一度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不斷向前發展,推動實現物的不斷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在12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 |
相關閱讀:
- [ 12-09]習近平聽取河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
- [ 12-09]總政: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確保部隊絕對可靠
- [ 12-09]習近平講話的語言風格及特點
- [ 12-09]學習時報刊文解析習近平講話語言風格及八大特點
- [ 12-08]習近平就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作出重要指示
- [ 12-06]習近平會見韓國國會議長姜昌熙
- [ 12-06]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不幸逝世 習近平主席向祖馬總統致唁電
- [ 12-06]習近平就曼德拉逝世向南非總統祖馬致唁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