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圓明園流散文物矗立北大 圓明園稱有待鑒定 北大稱將妥善保護 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李江濤 岳瑞芳)針對網傳“圓明園流散文物矗立北大”的消息,圓明園管理處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這兩件文物是否屬于圓明園流散,有待專家鑒定;北京大學稱將妥善保護。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北大校園內最近新添兩座漢白玉石牌坊,文物愛好者指出,兩座石牌坊疑為圓明園的流散文物,是仿西湖十景的其中兩景“斷橋殘雪”和“柳浪聞鶯”中的一部分。同時提出質疑,支撐石牌坊的四根鐵柱,采取直接在文物上打眼的方式焊接,此舉有破壞文物之嫌。 對此,圓明園管理處主任曹宇明11日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這兩件文物是否屬于圓明園流散文物,目前正等待專家鑒定。若確認兩座石牌坊為圓明園所屬,管理處將就此與北大校方溝通,協商如何保存。 北京市文物局回復稱,目前未收到任何關于這兩件文物的相關材料信息。圓明園被毀后,不少園內石料、設施被挪為建筑或其他用途,這在海淀區尤為普遍,除了北大外,不少單位和機構都有圓明園流散文物,這屬于民國初期的歷史遺留問題。最終是否能全部歸還到圓明園也不是一個單位或機構可以說了算,還需要多方協商才行。 北大校方回應稱,學校一直非常重視校園遺存遺跡的發現整理和保護。比如近期在朗潤園環境整治和修復改造過程中,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專家的現場調查勘探和指導下,比較完整地發現了“斷橋殘雪”等遺存遺跡,在專家的充分論證下,依據文物部門已有原則,采取慎重的態度,以保護現狀文物保護單位整體性為原則,進行了妥善修復和發現地原址恢復工作。 北大表示,北大有能力也有責任在校園文物保護研究和實踐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承擔應有的義務,加強校園文物的發現、整理、研究和修復工作,尋求最為妥善的保護方案。 |
相關閱讀:
- [ 12-11]北大校園新立兩座石牌坊 被指是圓明園流散文物
- [ 12-02]乾隆玉璽在法被拍出50萬歐元 或圓明園被盜文物
- [ 12-01]乾隆玉璽在法被拍50萬歐元 或是圓明園被盜文物
- [ 11-27]圓明園天鵝喜添五個寶寶 公天鵝孵蛋時去世
- [ 11-20]英軍火燒圓明園,并非為銷毀罪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