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閉幕一月 “組合拳”為權力設“高壓線”
2013-12-12 07:11: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網北京12月12日電 題:三中全會閉幕一月 “組合拳”為權力設“高壓線” 記者 馬學玲 一個月前的今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誕出決定中國未來5至10年走向的綱領性文件,全面深化改革正式起步。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改革新程中,作為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中共深諳此道。一個月來,打落多名“老虎”“蒼蠅”。反腐持續加碼的同時,更是祭出多項規范權力運行的新規。“組合拳”織密權力之“籠”,中共從嚴治黨決心可見一斑。 “老虎”“蒼蠅”一起打 三中全會后反腐加力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至今,已有三名省部級官員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其中包括湖北省副省長郭有明,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陳柏槐,以及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陳安眾。 其間,廳局級官員被查的消息也不時曝出。如,國家信訪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許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雅安市委原書記徐孟加涉嫌嚴重違紀問題被立案檢查等。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反腐力度再加強,有助于凝聚改革共識,增強民眾對反腐工作的信心,贏得民眾對全面深化改革的認可與支持。”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向中新網記者分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當前反腐的影響已超越懲治貪腐本身,而是關系到改革新政的推進落實。 “老虎”“蒼蠅”一起打,中央重拳整治違紀違法官員的同時,反腐查貪的范圍也在不斷拓展。一個月以來,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東光、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副總經理戴春寧等央企高管被調查。此外,中國人民大學原招生就業處處長蔡榮生被查的消息也得以證實。 “從政府部門到央企,再到高校,中央反腐重拳正在全方位出擊,縱深方向發展。”汪玉凱說,近年來,國企和公共事業領域腐敗現象日益嚴重,更加影響社會公平正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央紀委監察部特邀監察員任建明教授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評價道,中共反腐久久為功,要“不留死角”,就必須全方位進行。 反腐治本之道:“三管齊下”規范權力運行 “從長遠來看,反腐的治本之道則是規范權力運行。”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何增科向中新網記者談道,除加強監督,還應強化對權力的分解與制約。 對一個擁有8500多萬黨員、在一個13億人口大國長期執政的黨,管黨治黨一刻不能松懈。為此,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行重點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三中全會閉幕次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即主持召開中央紀委常委會,強調扎實推進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提出要“研究制定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意見”,并“與時俱進地修訂《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 從11月22日起,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相繼發布解讀三中全會《決定》系列文章,其中首篇即聚焦“如何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各級反腐敗協調小組職能”“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強化紀委的派駐監督”以及“強化紀委的巡視監督”。 作為系列解讀的第三篇,題為“如何進一步健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的文章提出,要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制度,健全防止利益沖突制度,著力健全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制度,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 分析指出,面對腐敗問題,新一屆中央領導層提出在制度、機制、立法三個層面采取全方位行動,“三管齊下”規范約束權力,強化監督,這是反腐敗的治本之策。 粗疏的牛欄關不住貓:織密權力之“籠” 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對“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予以專章論述,并指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潛力,讓權利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 當下中國,“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已成普遍共識,但正所謂“粗疏的牛欄關不住貓”,要真正實現“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制度的籠子則一定要更加扎實細密。 繼今年5月公布《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及《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規定》、8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之后,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以來,中央再祭出多個重磅文件,織密權力之“籠”。 其中,11月頒行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包括“取消一般公務用車”等系列具有很強針對性和指向性的內容,被稱為“重拳遏制三公腐敗”。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的系列解讀文章指出,要“統籌制定領導干部工作生活待遇標準,包括離職退休后待遇標準”,并“探索實行官邸制等改革措施”。 此外,據上述條例制訂的《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于12月8日獲予公布,重點在“吃”、“住”、“行”、“游”等方面劃設“高壓線”,革除公務接待中暴露的“頑疾”。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首個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已于此前11月下旬發布,作為加強黨的制度建設的一項戰略工程,透露出中共在規范權力運行上的堅定決心。 分析稱,規范權力運行的制度之“籠”越嚴密、越剛性,越能倒逼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而風清氣正,才能最終取信于民、凝聚人心。(完) |
相關閱讀:
- [ 12-11]泉州舉辦機關大講堂活動學習宣傳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 [ 12-11]徐六心:喜看三中全會精神在工會生根開花
- [ 12-10]全軍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宣講團赴部隊巡回宣講
- [ 12-10]評論稱三中全會改革呈六大變化 改革成果全民共享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