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前總理阿披實正式被控謀殺 泰國刑事法院12日正式對泰國最大反對黨民主黨黨首、前總理阿披實提出謀殺指控,稱其涉嫌在2010年反政府集會期間命令軍方鎮壓民眾集會導致傷亡。 阿披實12日上午出庭聽取了檢方對他的指控,并對指控予以否認。法庭決定明年3月開庭審理此案。 泰國總檢察長辦公室今年10月決定起訴阿披實和前副總理素貼,理由是2010年5月19日,阿披實政府決定動用安全部隊對在曼谷集會的“紅衫軍”實施“清場”。“清場”行動導致約90人死亡,約1900人受傷。檢方認為,阿披實當時批準安全部隊使用致命性武器,直接導致人員傷亡。素貼是當時阿披實政府負責安全事務的第一副總理。 阿披實當天向法庭交付60萬泰銖(約合1.87萬美元)保釋金后離開法庭。法庭要求阿披實在明年3月此案開審之前未經法庭允許不得離開泰國。 安倍在東盟栽毒刺難得逞 安倍晉三就任日本首相短短一年,不僅將日本打造成亞太地區頭號“刺兒頭”,還以“價值觀外交”、“積極和平主義”之名到處栽毒刺。13日至15日,日本與東盟國家特別首腦會議將在東京舉行,安倍迎來他眼中栽毒刺又一良機。 日媒報道說,安倍最初希望將“海洋安全”列為此次峰會首要議題。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后,日本急忙向東盟方面提出將“空域安全”也列入峰會議題,顯然是想借東道主的地利,誘導與會東盟國家首腦附和日方立場,在峰會聯合聲明中植入對華毒刺。 東南亞是安倍推行“價值觀外交”用力最猛的地區。一年來,安倍見縫插針,遍訪東盟10國,并發表日本對東盟外交政策五原則。此次特別峰會被安倍政府視為今年日本東南亞外交的收官之作,極力想借機將“價值觀外交”推向高潮。 事實上,日本對東南亞地區的外交需求與“價值觀”無關,完全出于圍堵中國等現實利益的考量。 政治上,日本早就制定了利用東海、南海問題聯動打造“中國威脅論”的國際輿論策略,并借機在東盟內部制造混亂與不和,離間東盟與其他伙伴國關系。經濟上,東盟10國的增長勢頭和市場潛力對日企吸引力日增,東盟成為日本調整對外經貿和產業鏈布局的中心地帶。外交上,東盟是亞太地區多個重要對話機制的中心舞臺,日本指望通過拉攏東盟國家,能借他人之地撒野。 |
相關閱讀:
- [12-12] 國際晚班車:安倍在東盟栽毒刺難得逞
- [12-12] 國際晚班車:安倍在東盟栽毒刺難得逞
- [12-12] 國際晚班車:安倍在東盟栽毒刺難得逞
- [12-12] 國際晚班車:安倍在東盟栽毒刺難得逞
- [12-12] 國際晚班車:安倍在東盟栽毒刺難得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