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已經確認在海底海洋地殼下存在著豐富的淡水,在當今水資源日益短缺的情況下,可供支持未來人類發展。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雜志上。 據論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文森特·珀斯特估計,在澳大利亞、中國、北美和南非的大陸架海底下面,埋藏著約50萬立方公里的低鹽度水。“這些水資源儲備量是我們自上個世紀1900年以來,從地下所提取的淡水總量的100倍。”珀斯特說,“地球上的淡水正在變得越來越緊缺,在沿海岸發現大量新的淡水存儲令人非常興奮。這意味著在抵抗干旱影響,緩解大陸水資源短缺方面,我們能有更多的選擇。” 聯合國水資源組織估計,在上個世紀,由于灌溉農業和肉類生產的需求,水資源利用的增長速度超過人口增長速度的兩倍。超過4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水資源短缺的狀態下。到2030年,47%的人口將處于高度水資源緊缺。 這一發現是基于對一項海底水資源研究的審查,該研究原本是為了驗證油氣勘探的科學性。珀斯特說:“把所有相關信息結合在一起,我們證明了海底下面有淡水。這是一項普通發現,而不是那種只在非常特殊環境中才有的異常。” 這些蓄積水的形成歷經了幾十萬年,當時海平面要低得多,如今被海洋淹沒的地方當時還露在外面,在降雨時大量吸收淡水而形成蓄水層。極地冰蓋大約在兩萬年前開始融化,這些海岸線消失在水下,但它們的地下蓄水層完好無損,被層層黏土和沉淀物保護著。 珀斯特說,這些蓄積水可比得上當前世界上許多人用作飲用水的鉆井盆地,其成本比海水脫鹽要低得多。但鉆井開采這些水也是昂貴的,它們是非常寶貴的資源,人們必須非常小心,以免污染地下蓄水層。“我們應該非常小心地利用它們:一旦用完了就無法再補充,除非海平面再次下降,而這在很長時間里是不可能的。” 論文還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世界多處海濱均有淡水和低鹽地下水儲備。能否以及怎樣利用這些不可再生的淡水資源儲備,為未來研究提供了明確方向,這方面的研究也有助于推進大陸架水文地質學的發展。(常麗君) |
相關閱讀:
- [ 12-03]通訊:臺商內地覓商機 拼搏終點選貴州
- [ 11-22]走進鄱陽湖腹地:漁船擱淺湖床“大草原”
- [ 11-14]鄱陽湖提前出現極枯水位 面積不足300平方公里
- [ 11-05]淡水-長樂海底光纜獲臺當局核可 將啟動商業運轉
- [ 11-05]臺灣鯛魚養殖業遭抹黑 韓媒:針對本國不肖業者
- [ 11-01]臺灣鯛被爆淡水養殖 臺當局:韓媒抹黑報道
- [ 10-30]鄱陽湖提前進入枯水期 周邊城鎮供水緊張
- [ 10-25]淡水河谷40年累計向中國出口鐵礦石11億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