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作用? 每年減少9萬噸殘渣填埋 差別化收費機制,將促進產廢單位源頭分類、減量、主動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 “以非居民垃圾處理費為例,目前垃圾處理費統一為25元/噸,這樣企業幾乎沒有動力提前做垃圾分類,因為反正價格都一樣,何必費勁把餐廚垃圾和生活垃圾分開?”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收費出現差別之后,價格倒逼會使得企業從源頭進行垃圾分類有了動力。 比如,當非居民生活垃圾處理費調整為300元/噸,非居民餐廚垃圾處理費調整為100元/噸,中間200元的差價,將鼓勵產廢單位主動在前端將餐廚垃圾從其他垃圾中單獨分類出來,這樣在末端處理環節可以提升餐廚垃圾生化處理效率和其他垃圾焚燒處理效率。 經調查和預測,收費標準調整后,約60%的社會單位表示將積極采取垃圾分類等措施,促進垃圾減量10%以上;餐廚垃圾有效分類量可達到50%左右,餐廚垃圾堆肥處理的殘渣剩余量可由40%下降到10%,每年可減少9萬噸左右的殘渣填埋。 同時,由于非居民餐廚垃圾分類水平的提高,還可使其它垃圾熱值提高20%左右,提高其利用效率。 而在二氧化硫等排污收費方面,根據單位排放情況,實施階梯式差別化的排污收費政策。污染物實際排放值低于規定排放標準50%時,按收費標準減半計收排污費;污染物實際排放值在規定排放標準50%至100%之間,按收費標準計收排污費;污染物實際排放值超過規定排放標準時,按收費標準加倍計收排污費。 “對實際排放低于排放標準低收費,對實際排放高于排放標準的高收費。”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意在鼓勵低標準排放,懲罰超標準排放,督促排污單位加大治污減排力度。 怎樣監管? 偷倒建筑垃圾最高罰10萬 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當非居民垃圾處理費、排污費的收費標準大幅提高,會不會導致企業為了規避成本偷偷處理垃圾或排污? “為避免收費標準提高后,非法清運單位進入環衛市場,低價收運并亂倒亂卸垃圾,政府相關部門將建立完善綜合管理和執法機制,加大對非法從事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單位的綜合監管和執法力度。”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例如,按照相關規定,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將生活垃圾交由未經許可或者備案的企業和個人進行處置的,可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運輸單位混裝混運、隨意傾倒、丟棄、遺撒、堆放生活垃圾的,可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經營許可證;建設工程的建設單位、拆除工程的承擔單位違反規定處理建筑垃圾的,可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由于處罰力度加大,導致違法成本變高,對違法排污將形成強烈震懾。 “排污大戶將想方設法進行技術改造,深挖減排潛力,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將組織全市環保監察工作人員,對企業申報數據的審核工作常態化,充分利用自動監控數據加強申報數據的審核,同時嚴格開展排污收費工作稽查。 馬上就訪 就此次非居民垃圾處理費和排污費調整,記者采訪了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 問:哪些單位需要繳納排污費? 答: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當繳納排污費;對機動車、飛機、船舶等流動污染源暫不征收排污費;向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污水的,按規定繳納污水處理費,不征收污水排污費;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達到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不征收污水排污費。 問:調整是否會對居民產生影響?對企業會產生什么影響? 答:此次主要是對非居民的生活垃圾價格進行調整,針對的主要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法人團體;經過調查,全市有32萬個非居民單位。而普通居民不受這個價格調整的影響。 本次政策調整對垃圾產生量大、排污多的企業會產生一定影響,可以促進企業從源頭治污減排。從整體看收費標準調整帶來的社會影響將遠大于對企業經營所產生的實際影響,將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誰污染誰付費、多排放多付費的意識,有利于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環境治理的共識,加快環境污染治理步伐。 他山之石 基于環境污染、環保立法和公眾環保意識等因素的發展,從20世紀中葉起,歐美等發達國家先后立法并實施了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目前美國、英國、法國、芬蘭、德國、韓國、日本等國的部分城市采用計量收費制。 日本:垃圾不分類將面臨巨額罰款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產量最少的國家,每年只有410公斤;同時,也是世界上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從1980年開始,日本逐步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類制度。每年12月份,日本的每一家住戶都會收到一張來年的特殊“年歷”:每月的日期都用黃、綠等不同的顏色來標注,每一種顏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哪種垃圾。比如,廚房垃圾,每周三和周五才能扔。 “年歷”上還配有各種垃圾的漫畫,告訴人們不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如果不嚴格照規程分類操作、按規定時間扔到指定地點的話,將面臨巨額罰款。 日本的垃圾分類標準嚴格而細致,包括資源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危險垃圾、塑料垃圾、金屬垃圾和粗大垃圾等等。 加拿大、芬蘭:誰制造垃圾誰需付費 2007年,加拿大多倫多市規定,一戶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上限為每周6袋。市政垃圾收集車不負責運送超出上限的額外垃圾,居民須自行將這些垃圾運送至當地的中轉站。未按有關規定處理垃圾的居民將被處約合90美元的罰款。 多倫多市2008年施行的另一項制度規定,每戶家庭必須從小、中、大、超大4種不同規格的垃圾箱中選擇一種放生活垃圾。依據選用垃圾箱規格的不同,居民需繳納的垃圾處理費也各不相同,大約合為小型10美元、中型39美元、大型133美元、超大型190美元。 高昂的垃圾處理收費不僅抬高了垃圾制造者的心理門檻,也為垃圾處理工作提供了財力支持。芬蘭從1996年開征垃圾稅,對于送往垃圾掩埋場的垃圾每噸征收30歐元的垃圾稅。2007年此項稅收收入突破5700萬歐元,這筆收入全部補貼到了垃圾處理現場操作、廢物清理、維護處理設施以及廢物運送等方面。記者 楊汛 |
相關閱讀:
- [ 12-13]梧村隧道安裝垃圾粉碎機 垃圾堵塞水泵現象明顯改善
- [ 12-13]“龍喉吼煙”景點臭味熏天 300米海岸線淪為垃圾場
- [ 12-13]在國外亂扔垃圾為何惹來警察
- [ 12-13]綠化帶上燒垃圾 莆田天妃路附近草坪被燒成灰
- [ 12-13]北京西二環75畝別墅群爛尾23年 皇家園林變垃圾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