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電 (孫瑩)陳舊的“南京入城”日本旗、帶著血跡氧化痕跡的日本軍刀、泛黃的日本新聞報紙、黑白色的日軍慰安所照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3日又新增十幾件被時光磨舊、卻又清晰記錄歷史的文物史料,它們無言“訴說”著76年前的那段歷史。 “用事實記錄、還原歷史,才可讓世人記住并正視歷史,珍惜和平”,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表示。2013年12月13日,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76周年的紀念日,紀念館在當日共獲贈168件文物史料及書畫作品,其中大部分來自于日本友人。 “你看,這篇1937年12月12日在日版《東京朝日新聞》上刊登的關于南京淪陷的報道,在南京城還未淪陷時就發出了占領南京的消息,從這樣的‘錯誤’新聞可以看出,當時日本的野心有多大。”日本友人大東仁先生放下手中發黃的報紙稱,“但日本也有不少友好人士在挖掘并保護這段歷史。我也希望能與諸位共同努力,還原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從2005年開始,大東仁先生已先后8次為紀念館征集了1286件文物史料。 日本青森縣云祥寺住持一戶彰晃也帶來了一些印證當年日軍慰安所的文物。他說,目前日本還有一些人在否定當年慰安婦和慰安所的存在,希望通過自己提供的資料和照片,喚醒更多日本人的反省。 當日,來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張廣勝也捐贈了5件與南京大屠殺史實相關的文物。 張廣勝小心地拿起舊黃色的“南京入城”日本旗:“你看,這是用毛筆楷書寫的‘南京入城’,旁邊還有‘南京城內掃蕩戰參加’的字樣,上面的時間也明確寫著‘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也就是1937年的12月14日。” 據考證,這面旗記錄的是侵華日軍上等兵家永潔從日本到中國參加侵華戰爭的經歷,家永潔為侵華日軍第十六師團的一名工兵。朱成山表示,這是侵華日軍當年在南京屠殺的直接證物。 2007年以來,張廣勝已先后4次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文物史料1275件,其中一些也是他從藏友手中收集而來的。用他的話說,就是“為還原當年歷史做些事,是一種責任”。 截至目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世界范圍內共征集各類藏品達15萬余件,其中文物達2.5萬余件,已有3300多件文物在紀念館中展出。(完) |
相關閱讀:
- [ 11-17]揚州確定隋煬帝與蕭后合葬墓:隨葬品等印證史料
- [ 10-10]史料確定內蒙敖漢旗為日軍"無人區"最早"實驗區"
- [ 07-20]據史料記載鋼管舞源于中國 漢武帝時期稱“緣竿”
- [ 06-23]北京房山大墓墓主確認劉濟 墓志內容填補史料記載
- [ 05-28]一批耶魯大學史料送回 日軍轟炸福州舊照片曝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