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審批削權力度大 釋放經濟社會活力
2013-12-14 07:05? 魏廉直 楊瀟濛 尹曉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簡 商海春作(新華社發) 裁 商海春作(新華社發) 中央地方動真格(審批削權開局年) 魏廉直 楊瀟濛 尹曉宇 國務院取消煤炭經營企業審批,遼寧省取消圖書館借書證費,成都市取消異地人員定點醫療機構登記…… 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在審批削權方面動作連連。 國務院一年已完成近三分之二改革任務 中央審批削權力度大 新一屆政府成立之初就下決心將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在本屆任期內削減1/3以上。 12月10日,國務院公布了今年第三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84項(其中2項屬于保密項目另行通知),至此,今年國務院共計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21項,一年即已完成了接近2/5的改革任務。 221項行政審批取消和下放中,重點關注了兩大領域,一個是投資項目審批,一個是生產經營活動審批,僅發改委涉及的審批項目就達30項之多。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宋世明認為:“今年的行政審批重點關注這兩大領域,突出政府釋放市場經濟活力信號明顯。” 前三輪取消和下放,除了一些小項目的審批,一些具有“含金量”的領域開始放手讓市場去調控。宋世明談到:“隨著簡政放權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程的深入,必須要啃的‘硬骨頭’勢必增多,敢于去啃又是一個考驗政府決心的關鍵。” 不僅是國務院統一審批削權,各部委也開始自主權力下放。12月10日,環保部發布公告,下放25個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至省級環保部門。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項目的環評審批權限下放后,將有利于調動地方積極性,縮短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 減少民生項目收費和企業項目審批 各地行政審批齊瘦身 今年,地方在簡政放權上的動作也不少。北京市今年共取消和下放359項審批事項,其中取消163項、下放196項。重慶市今年共取消行政審批95項,下放310項,僅取消的5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每年可為當地企業和社會減負超過1億元。除此以外,黑龍江、江蘇、青海、上海等省市也紛紛放權,其中減少當地民生項目收費、減少企業項目審批都是其共同關注的重點領域。 此外,今年行政審批瘦身開始向地級市延伸。四川省成都市今年取消和調整79項行政審批項目,包括取消大學生住院醫療費用結算、異地人員定點醫療機構登記。湖南邵陽市今年利用幾十個部門行政大廳集中辦公,行政審批從一年以上縮至最低半天。 宋世明認為:“地方政府行政審批紛紛‘瘦身’,量不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更重要的是‘瘦’到群眾心里。” 釋放經濟社會活力 削權不能只看量 今年作為行政審批取消和下放的開局年,中央到地方都拿出了改革的決心,明年還需要怎樣的努力? 宋世明認為:“明年,政府應凝聚改革合力,既要保證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的數量,又要提高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的質量,真正為企業松綁,釋放經濟社會活力。” 他還建議,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落到實處,最重要的是信息公開,那么為行政審批項目做個“身份證”則是一個可取的方法,就是將每一個取消下放的,還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編號公布,同時讓民眾參與監督每一個項目政府的具體舉措。 |
相關閱讀:
- [ 12-05]中央地方聯合“打房” 中國樓市有望將持續降溫
- [ 11-22]中央地方金融擬分層監管 多地籌建資產管理公司
- [ 08-09]落實國家外貿政策 中央地方出臺相應措施
- [ 03-20]省部高官調整密集進行 中央地方交流互動成亮點
- [ 03-20]省部高官調整密集進行 中央地方交流互動成亮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