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此前也表示,PM2.5污染和呼吸道疾病之間已經形成了直接聯系。 鐘南山:灰霾對心血管,對腦血管對神經系統都有影響,但首當其沖還是呼吸系統。曾經有個統計,這PM2.5每增加10微克,呼吸系統的疾病的住院率要增加3.1%。要是從25微克增加到200微克,日均的(呼吸道疾病)病死率要增加11%。應該說空氣污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對于日常要最早接觸到病人的醫生來說,他們也很直觀的感受到,空氣質量不好時,醫院呼吸門診的病人就會增加。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生許文兵感覺,尤其是一些從外地來到北京的病人,很多人直接的反應就是,咳嗽。 許文兵:不是有個北京咳嗎,實際上很多人都有這個感覺,一到北京,咽部就不適應,因為這個污染物質可以形成對粘膜的刺激,就會形成呼吸道的慢性炎癥,誘發咳嗽和喘息。 呼吸科醫師:近期哮喘多發或跟霧霾有關 而讓空軍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劉一比較在意的,還有哮喘病患的增加。在她看來,近期呼吸道病人異常增加還可能是受到冷空氣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但這個季節本來不應該是哮喘多發的時間。 劉一:哮喘的癥狀的病例也在增加,按理說哮喘不是這個發病季節,一般哮喘是春天和秋天,最近我出門診發現哮喘病人這段時間發病的都在增加,估計還是跟霧霾天氣有一定關系。 鐘南山:特殊戶外工作人群應予以特殊保障 目前多地已經針對可能發生重污染天氣時制定了應急預案,對于普通市民來講,如果遭遇到霧霾天氣,還可以戴口罩,減少戶外活動,但是針對一些特殊的戶外工作人群,霧霾和污染則是他們無法避開的難題。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就建議,應該針對這類人群,給予特殊的保障。 鐘南山:以前我們做過一個統計,交警鼻炎將達到40%,咽炎達到23%,比普通人多1/3到一半以上。特別是現在在中國的大城市,污染問題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比如在北京,即便已經到了重度的情況下,在戶外工作的人員,在不可能很快地改變室外環境的情況下采用一定防護措施,我認為是必要的。 |
相關閱讀:
- [ 12-14]環保部公開批評一些地區應對霧霾“不回應、不發聲”
- [ 12-14]搞笑囧圖百看不厭
- [ 12-13]霧霾人群健康影響監測值得推動
- [ 12-13]預防霧霾科學要跑在無知前面
- [ 12-13]防霾器具熱銷 全國“霾單”8.7億河北排名第7位
- [ 12-13]網友抗擊霧霾網購防霾用品 2013年花去8.7億元
- [ 12-13]看到“防霧霾操”的最大價值
- [ 12-13]愿政績考核“新風”吹散霧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