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廊坊12月14日電 (李曉喻)以合作驅散霧霾,正成為中日韓三國民間的呼聲。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民間高層論壇——東亞大氣污染治理與環保產業國際合作峰會”14日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舉行。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大氣污染,引發與會專家的共鳴。 “解決環境問題不能一味‘慢慢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指出,借鑒日韓等發達國家的經驗,發揮后發優勢,將顯著加速中國治理霧霾的進程。 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表示,東亞需要共同面對環境問題,“合作不可或缺”。 韓國駐華經濟公使鄭永祿也指出,中日韓三國建立合作機制,既有助于解決霧霾問題,也將使環保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針對如何驅趕霧霾,與會專家表示,關鍵在于發揮企業作用。 鄭新立指出,必須破除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不能兼得的舊觀念,同時大力解決“排污企業賺錢,治污企業賠錢”的問題。 這一觀點也得到中國環境保護部原總工程師楊朝飛的贊同。他認為,要調動企業參與環保工作的積極性,必須讓切實履行環保責任、努力治污的企業有利可圖。 日本地球環境戰略研究機關北京事務長小柳秀明認為,可圍繞節能和環保產業技術這一核心,加強中日兩國企業間的合作,同時進一步完善大氣污染改善合作網絡。 前日中經濟協會理事長清川佑二建議,政府可以加強立法和制度建設,例如規定企業要配備防止環境污染的專業人員,增加對環保設備和技術研發的投資等。(完) |
相關閱讀:
- [ 12-14]2012年北上廣西安因空氣污染早死人數逾8000人
- [ 12-14]環保部公開批評一些地區應對霧霾“不回應、不發聲”
- [ 12-14]搞笑囧圖百看不厭
- [ 12-13]霧霾人群健康影響監測值得推動
- [ 12-13]預防霧霾科學要跑在無知前面
- [ 12-13]防霾器具熱銷 全國“霾單”8.7億河北排名第7位
- [ 12-13]網友抗擊霧霾網購防霾用品 2013年花去8.7億元
- [ 12-13]看到“防霧霾操”的最大價值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