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逐夢記——寫在三峽工程興建20年之際
2013-12-15 17:17? 李斌、劉紫凌、林暉、高亢?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李艷 |
分享到:
|
三峽夢,發展夢 “棋眼”一活,全盤皆活。三峽工程促進了長江流域發展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些事情,現在敢想也敢做了。” 水利興則天下定,天下定則人心穩,人心穩則百業興。 大江安瀾,給長江沿岸省份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從宜昌到荊州,從重慶到武漢,記者一路走來,新的變化正在荊楚大地、大江上下漸次發生…… 峽盡天開朝日出,山平水闊大城浮。 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匯地——40多年前,宜昌,還是長江邊的一座小城。 上世紀70年代開始,宜昌抓住葛洲壩工程建設機遇,10年間由小城市發展成為中等城市;三峽工程啟動建設20年來,宜昌再次抓住機遇由中等城市發展成為大城市:城區人口由47萬增加到110萬,建成區面積由29平方公里擴大到100多平方公里。 同時擁有萬里長江第一壩和當今世界第一壩;綜合實力位居中部地區同等城市第2位……如今,水電之都做起了“大城夢”:到2015年,建成區面積達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到200萬人;到203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3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到300萬人。 “三峽工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建,宜昌必將因民族復興向縱深推進而進一步崛起。”宜昌市市長馬旭明對未來信心滿滿,“我們將多措并舉,扎實推進,齊心共建新宜昌,協力共筑大城夢。” 宜昌人敢做夢,而且是做大夢。公安人,則做起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夢。 作為蓄洪區,荊州公安的發展曾長期受困。歷史上,僅長江改道就在這里留下了14條大小不一的河流。 “公安幾百年來遭受過無數次洪災泛濫,老百姓只能蜷縮在修建了圍城大堤的縣城里。2.4平方公里12萬人,人口密度超過香港。”甘行松對腳下這塊土地太熟悉了。h “春冬修堤,夏秋防汛,以前是一年四季都在為防治水患忙活,哪有心思干別的事兒?”甘行松帶著記者在公安縣轉了一圈,“這里是分洪區,招商引資無人問津,縣里很難發展實業經濟。” 三峽工程的出現,為公安發展帶來了契機。公安縣決定在縣城商業區附近的圍城堤上開一道閘門,以方便交通,發展經濟。 閘門外的公安新城,街道整潔寬敞,新房林立,一派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城鎮景象。 眼下,兩個大型工業園區正在這里興建。 “很多企業已經或決定在這里投資建廠,其中不乏世界知名企業。”老人說。 三峽工程的全面運行,甚至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對此,魏山忠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以前,湖北的干部一到汛期,就都在大堤上防洪,頭上就像懸著一柄劍。” 他以港口的發展“舉例說明”:“長江流域的碼頭危機感很強,每年防汛期那么長,別人不愿來這里投資。有了三峽工程,防洪壓力減小,對碼頭招商引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沿江而下,從武漢到黃岡、鄂州、咸寧,湖北省將26個港區整合,一個“億噸大港、千萬標箱”的武漢新港在400多公里的長江岸線上正在迅速崛起。 一座座臨港新城拔地而起,一個個臨港產業園日漸充盈…… 在上游,重慶提出“將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成為西部內陸出海主通道”。如今的重慶,航道優良、港口繁忙、船舶往來不絕,正逐步成為西部地區的“準沿海”城市,向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目標邁進。 上游沿江區縣獲得新的發展契機:作為庫區最大移民城市,萬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統籌發展,正在建設成為一個集江城、山城、湖城、橋城、港城于一體的宜居之都。“榨菜之鄉”涪陵悄然轉身,建成全國最大的中成藥生產基地和長江上游最大的船舶裝備制造基地…… 娃哈哈、匯源、維維……放眼庫區,一批名牌企業匯聚,鹽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紡織服裝、食品藥品等產業漸次崛起。 巨閘攬江臥,船行碧波間。三峽工程的全面運行,有力推動了庫區水運行業的發展,對沿江經濟發展的帶動和支撐作用明顯。目前,長江上游地區80%以上的冶金、裝備制造、電力、汽車、摩托車等產業均臨江布局,水運貨運周轉量占長江上游地區綜合交通貨物周轉量的50%以上,90%以上的外貿物資通過水運完成。2012年長江干流年貨運量達18億噸,是美國密西西比河的3倍,歐洲萊茵河的5倍。 “從大江安瀾到黃金水道,三峽對中下游流域和重慶的經濟產業影響是巨大的。”王忠法說。 2009年,為適應新時期三峽工程及庫區新的戰略定位,黨中央、國務院做出開展三峽后續工作的重大部署,以百萬移民安穩致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庫區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一個以“大三峽”為概念的區域經濟板塊正在形成,一個和諧、富裕、美麗的新三峽正逐步呈現在人們面前。 掂量三峽的“分量”,首先取決于長江流域的分量。 長江流域淡水資源、糧食產量和人口,大體都占全國三分之一,GDP更是占40%左右——魏山忠用幾個比例,描述長江流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顯赫地位。 “從全流域看,三峽工程是關鍵性水利工程,處于最關鍵最核心的位置。有了三峽工程,長江流域這盤棋就活了。”魏山忠說。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浦東開發和三峽工程建設等重大決策的相繼實施,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發展長江三角洲及長江中游城市群經濟的戰略構想。 最新消息傳來:10月中旬以來,由國家發改委牽頭,13個部委司局級人員組成的調研組在長江流域多個省市進行調研,計劃編制“長江經濟帶”規劃,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 “長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長江經濟走廊’未來的潛力很大。”魏山忠表示。 |
相關閱讀:
- [ 12-10]湖北副省長或因地產項目違規落馬 曾大規模招商
- [ 12-07]三峽船閘年通過量再破億噸
- [ 12-07]三峽船閘通過量第二次突破億噸 全面刷新通航業績
- [ 11-13]重慶“麥霸速成班”吸引白領 多稱唱好歌有面子
- [ 11-12]“壽司女孩”爆紅 稱再不做事就畢業了
- [ 11-09]三峽大學"壽司女孩"爆紅校園 靚麗容顏宛如女神
- [ 11-08]三峽大學清純可愛“壽司女孩”爆紅校園
- [ 11-08]特警開展保衛三峽大壩反恐演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