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會議直面突出問題 對面臨風險著墨頗多
2013-12-16 13: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鄧宇虹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新網12月16日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日前在京閉幕,境外華文媒體指出,此次會議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這被稱為改革開放以來“動作最大”的推動改革會議之后召開,有為新一輪改革開局的重要任務。所以會議有必要一一點出中國面臨的突出問題,只有先把危機排除,才能為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基礎。 中央直面突出問題 香港《大公報》文章《經濟穩中求進嚴控債務風險》指,這個年度會議,在今年尤其值得重視,一是乃由新政府班子主導的首個,可反映出新的經濟管理思路及作風。二是明年乃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要大力推行深化改革之時。三是明年也是“十二五”規劃的第四年,要做好發展工作以保證最終能完成規劃。因此會議不單對中國來說乃事關重要,也必受到國際社會的注視。 香港《經濟日報》14日社論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出明年六大經濟任務,要先做好風險控制如保障糧食、解決產能過剩等,且適度推各樣改革,為中長期改革除障礙,故雖未明言調低經濟增速,惟已不言而喻。因這次中經會,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這被稱為改革開放以來“動作最大”的推動改革會議之后召開,有為新一輪改革開局的重要任務。 《澳門日報》社論《中央經濟會議凸顯改革決心》指出,中國經濟仍存在不少問題。評級機構惠譽認為,全球貨幣環境收緊和波動加劇將對很多新興市場構成重大風險,尤其是那些依賴資本流入的經濟體。難能可貴的是,不論中央領導人,抑或經濟界對當前經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都敢于正視。改任務千頭萬緒,尤其是中國的改革,從哪里破題是十分關鍵的。 《大公報》文章指出,今次經濟工作會議有許多改革創新之處,顯露出習李新班子的施政風格。在分析國內形勢時,會議沒有籠統一筆帶過,而是一一點出了產能過剩嚴重、就業矛盾突出、生態環境惡化、食品質量堪憂、社會治安不佳等突出問題。措辭嚴厲,也沒有使用“比較”、“相對”之類具有緩和意味的修飾詞,前所未見。這鮮明體現了中央高層自警自省、敢于擔當、不諱疾忌醫、不文過飾非的政治品格與襟懷,亦為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中國改革起步年更是“排雷年” 香港《文匯報》指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中國所面臨的風險著墨頗多,而在其后部署的六大任務中,前三項皆意在重點疏堵和化解風險。中央總結了國內經濟六大突出問題和國際兩大不確定性風險,而對于明年來說,糧食安全、產能過剩和地方財政危機被列為首當其沖、亟待化解的風險。 其中,糧食安全事關民生和社會長治久安的大事,目前中國糧食進口逐年創紀錄增長,需及早謀劃糧食安全大局,因此新一屆政府史無前例的將糧食安全作為明年農業生產乃至整個經濟工作的第一要務。此外,“控制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還首次單列為經濟工作重要任務,是因為中國處于經濟減速和轉型期,決策層未雨綢繆防范可能出現的財經金融危機,也是要為經濟改革創造穩定的環境。 |
相關閱讀:
- [ 12-1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幕 明年最大亮點將是改革
- [ 12-20]外報:經濟會議釋信號 中國經濟依靠改革“正能量”
- [ 12-17]中央經濟會議要求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與時間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