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16日報道,印度政府為規范電子垃圾回收業,立法要求回收業者要領牌,并不可在境內重售或拆解,但很多人沒有理會,繼續將電子垃圾出售給境內地下回收工場處理。 據悉,印度近年大力發展信息科技,印度工商聯合會報告指,單是有“印度硅谷”之稱的班加羅爾,每年便制造2萬噸電子垃圾,更估計全國產量到2020年將是現在的6倍。 目前印度多達九成電子垃圾交由地下回收場處理,這些工場聘用廉價工人甚至童工,且設備簡陋,利用焚燒等方法回收可再用的金屬和部件,危害工人健康。工商聯合會估計,新德里的地下回收業養活近15萬人,每年處理3萬噸來自全球的電子垃圾,規模在亞洲數一數二。 據報道,19歲青年曼蘇里在回收場工作了4年,每天用錘子等工具打碎計算機硬盤,賺取數美元酬勞,但最近工作量減少,令他開始擔心生計。 監管過嚴也成為地下回收業無法根除的原因。從事電子回收業27年的薩比爾是合法回收業者,他坦言監管嚴苛,例如必須租用倉庫和將電子垃圾運到海外處理,令成本增高,故很多同行索性把收集到的電子垃圾賣給境內地下工場。 |
相關閱讀:
- [ 11-09]專家解讀全球十大污染地無中國:治理已見成效
- [ 06-09]北京首家電子垃圾回收網站將上線 網址尚未公布
- [ 05-18]澳大利亞的垃圾處理
- [ 05-05]男子電視購物買一堆電子垃圾 商家:投訴弄死你
- [ 03-06]人大代表:讓1億部廢棄手機變“廢”為寶
- [ 11-03]電子產品更新速度加快 我國面臨大規模電子產品回收浪潮
- [ 06-05]電子垃圾“占領”廣東貴嶼
- [ 05-31]中國7月1日起將對五類“電子垃圾”征收基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