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馬學玲 闞楓)連日來,北京地鐵擬調價的消息激起各方熱議,“漲價”疑云四起,北京地鐵“2元時代”或將終結。專家表示,北京地鐵客流是剛性需求,以漲價調節客流高峰估計較難實現,其后果恐加劇地面的交通擁堵。 六成網友不支持漲價 票價調節客流高峰遭疑 日前,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進一步加強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工作方案》提出,“制定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并擇機出臺,通過價格杠桿分散高峰時段客流壓力,降低大客流風險。” 因涉及成千上萬乘客切身利益,該消息甫經曝光,立即引起熱議。輿論稱,這意味著,從2007年以來的北京地鐵“2元時代”或將終結。 其實,以分散客流為由調價,未必出乎公眾意料。事實上,自2007年北京走公交“成人4折、學生2折”、地鐵全程2元的低票價路線開始,調價傳聞就頻頻傳出,但時至今日,一直巋然不動,保持著全國最低值。 對于官方此次釋放出的調價信號,一項網絡調查顯示,約六成網友不支持漲價。一些網友提出,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對剛性的客流只能徒增經濟負擔,不是化解擁堵的根本之策。 分析指出,應看到,北京地鐵調價的呼聲頻起,有著現實背景:“廉價票制”背后,是公共交通補貼的日益攀高。據了解,北京市2010年公共交通補貼額為128億元,2011年為156.9億元,2012年則達到175億元……不難想見,若沿襲該政策,補貼額度會繼續升高,在財政收入增幅放寬的情況下,若維持低票價,勢必會加重財政負擔。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與社會建設研究室主任鐘君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公共交通價格確實比較低,這是事實,可能因為運營成本增加的問題,公共交通補貼讓政府財政吃緊,但北京地鐵客流是剛性需求,以漲價調節客流高峰估計較難實現。” 決策需讓公眾知情 不贊成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 “至于漲不漲價,因為我現在掌握的數據還不夠充分,所以很難作出判斷,但在這件事情上,北京市政府首先應該拿出一個科學的公共管理的態度。”在當日舉行的2013年《公共服務藍皮書》發布現場,身為藍皮書主編的鐘君如是談道。 鐘君介紹,一項大型調查顯示,僅3.96的受訪者認為北京公共交通價格“非常高”,17.74的人認為“比較高”,29.06的人認為“一般”,21.51的人認為“比較低”,27.74的人則認為“非常低”。 “要緩解公共交通補貼方面的財政壓力,就需要提高地鐵票價,其后果是價格杠桿把人趕到地面,加劇地面的交通擁堵。在財政壓力和交通擁堵之間,北京市政府只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在鐘君看來,如果確需調價,北京市政府應公開整個決策過程,包括地鐵建設和運營成本、財政補貼額度以及政府是否有能力負擔,“要算個明白賬,讓老百姓理解提高票價的苦衷,所以這個工作宜細不宜粗。” 當被問及政府應在多大程度上予以財政補貼時,鐘君表示,公共交通作為一種公共產品,要考慮各個階層的利益,公平性和包容性應是非常重要的原則,所以,補貼一定是需要的,但至于多大程度,這應該根據政府財力。 對于具體調價方式,各方也是爭議不下。此前,北京市人大代表寧斌曾建議,按里程計價,以2元為起步價,超過6站加價,最高票價為8元或10元。 對于官方提出的“制定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鐘君并不贊成,“因為高峰時段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在彈性上班制度缺位的情況下,不能因為地鐵票價增加就不上班,所以這解決不了剛性需求。”(完) |
相關閱讀:
- [ 12-17]華中師大“愛心饅頭”10年不漲價 每年倒貼百萬
- [ 12-17]北京地鐵擬漲價分散高峰壓力 乘客:連"標"都不治
- [ 12-17]中國乳業遭遇“奶荒”生鮮牛奶漲價10%
- [ 12-16]北京地鐵擬漲價,莫苦了“剛需族”
- [ 12-16]地鐵差別化漲價須漲得明明白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