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力推四大重點生態工程 構筑綠色保護屏障
2013-12-18 22:02? 張爽 陳玥?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錦 林錦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張爽 陳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甘肅省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京津風沙源治理、全國五大湖區湖泊水環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態工程。 會議指出,守護綠水青山,留住藍天白云,是全體人民福祉所系,也是對子孫后代義不容辭的責任。必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把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突出位置,強化科學治理,推廣適用技術,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以重點區域和關鍵領域為抓手,實施重大戰略性生態工程,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調動各類社會主體投身生態保護和建設的積極性,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當代人受益,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青海三江源生態治理擴圍 守護“中華水塔” 三江源治理范圍將擴大至39.5萬平方公里,以保護和恢復植被為核心 會議通過《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規劃》,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有“中華水塔”之稱。 二期工程規劃將治理范圍從15.2萬平方公里擴大至39.5萬平方公里,以保護和恢復植被為核心,將自然修復與工程建設相結合,加強草原、森林、荒漠、濕地與河湖生態系統保護和建設,完善生態監測預警預報體系,夯實生態保護和建設的基礎,從根本上遏制生態整體退化趨勢,使支撐民族長遠發展的“中華水塔”堅固又豐沛。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和建設。2005年,國家啟動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自2005年截至今年10月底,一期工程完成投資74.85億元,逐步構筑起高原綠色屏障。伴隨著一期工程建設任務的完成,工程區林草植被覆蓋率明顯提高,濕地面積有所增加,水土保持功能逐步提高,水源涵養功能顯著提升;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整個工程使“中華水塔”作用提升。 據相關部門監測結果表明:2005年至2012年系列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512.7億立方米,與多年平均相比,整個三江源區地表水增加82.9億立方米。同時,區域所有國控斷面水質均持續保持在二類水體標準之上,水環境質量為“優”。 2012年與2004年相比,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林草生態系統水源涵養量增加了11.88億立方米,占三江源區水源涵養增量的41.88%。同時,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土壤侵蝕量減少3510.23萬噸,占三江源區土壤侵蝕減少量的50.94%。 但是,三江源生態系統功能恢復是一個長期過程,一期工程僅覆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范圍,三江源地區生態整體退化趨勢仍未得到根本遏制,超載過牧現象仍然存在,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下大力氣鞏固一期工程成果的同時,有必要及時啟動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 |
相關閱讀:
- [ 12-18]孫炎明獲評全國人民滿意公務員 李克強表彰接見
- [ 12-18]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 12-16]習近平李克強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嫦娥三號著陸器巡視器互拍成像
- [ 12-15]習近平、李克強觀看嫦娥三號著陸器、巡視器互拍成像
- [ 12-15]今年至少50位外國領導人訪華 專家:為交朋友找機會
- [ 12-13]李克強要求全力救治深圳火災傷員 盡快查明原因
- [ 12-06]李克強:安全生產人命關天 是不能踩的“紅線”
- [ 12-06]李克強晤法總理 望法方推動歐盟慎用貿易救濟措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