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力推四大重點生態工程 構筑綠色保護屏障
2013-12-18 22:02? 張爽 陳玥?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錦 林錦 |
分享到:
|
水質較好湖泊不走“先污染、再治理”老路 有序推進湖泊休養生息,以清潔湖泊滋養祖國大地 會議通過《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要求在開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集中治理水質較差湖泊的同時,對東北、蒙新、青藏、云貴和東部五大湖區水質較好湖泊進行分區保護,做好相關規劃銜接,調整流域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強入湖河流污染防治,建設和修復流域生態,有序推進湖泊休養生息,以清潔湖泊滋養祖國大地。 當前,我國湖泊環境保護總體形勢嚴峻,部分湖泊生態功能嚴重退化,富營養化問題突出;一些水質尚好的湖泊生態脆弱,面臨污染威脅。保護“一湖清水”的壓力越來越大。無論是滇池、太湖、巢湖,還是“千湖之省”湖北省的許多湖泊,都處于人口密集、工業發達的區域。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步伐加快、人口日益增多,湖泊污染也呈加重趨勢。我國已經先后制定并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對水質較差的湖泊進行了集中治理。 此次常務會通過《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水環境治理體系,建立起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避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之后召開的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推進一批環境治理重大生態工程,充分顯示了中國政府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生態文明和生態建設的重視。 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另一方面更要用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方式,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機制——著力構建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協調聯動機制,生態補償的長效機制和多元投入的投融資機制,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調動各類社會主體投身生態保護和建設的積極性,實現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三方共贏。此外,還要確立推動科學發展的正確導向和考核評價機制,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構建環保高壓線。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吹響了建設“美麗中國”的集結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地闡述了生態文明的內涵,明確提出要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明確提出了明年生態建設的工作任務: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生態的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推進的一批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正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動生態文明的戰略性舉措。 |
相關閱讀:
- [ 12-18]孫炎明獲評全國人民滿意公務員 李克強表彰接見
- [ 12-18]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 12-16]習近平李克強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嫦娥三號著陸器巡視器互拍成像
- [ 12-15]習近平、李克強觀看嫦娥三號著陸器、巡視器互拍成像
- [ 12-15]今年至少50位外國領導人訪華 專家:為交朋友找機會
- [ 12-13]李克強要求全力救治深圳火災傷員 盡快查明原因
- [ 12-06]李克強:安全生產人命關天 是不能踩的“紅線”
- [ 12-06]李克強晤法總理 望法方推動歐盟慎用貿易救濟措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