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副部長:戶籍改革復雜點是和各種利益掛鉤
2013-12-19 07:23:13??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談改革,有一句話大家很熟悉,就是頂層設計與各地的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實際上,一直以來,戶籍改革雖然難,各地結合各自的特點,也一直在做一些探索和嘗試。比如在浙江嘉興,2008年就讓“農業戶口”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姜建民是嘉興市區城南街道八字橋村村民,2008年之前,他和自己父母就在嘉興市區買房,并在附近企業工作,雖然一家都在城市工作,但由于農村戶口,在醫療、養老等社保以及教育等方面和城市居民待遇不同。 姜建民:當時農業戶口到企業上班,養老金也不給交啊。就算換瓶煤氣,人家有城市戶口就要便宜。我們好象要議價的。 2008年10月開始,嘉興實行戶籍制度改革,取消農業戶口,實行統一的居民登記制度,姜建民一家都享有了企業的職工養老保險,姜建民的小孩也順利地在市區小學就讀。嘉興市農辦副主任徐勇指出,嘉興戶籍制度改革實現了居民的自由遷徙,從而逐步改變附著在原來不同戶籍上的利益格局: 徐勇:其實改變戶籍制度,主要就是改變依附在戶籍上的各種福利待遇。各個部門都有一些,民政、教育。 嘉興率先在全國推行了城鄉統籌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南湖區大橋鎮花園村村民黃翠香從2008年開始參加嘉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初每月能領到200多元養老金,現在增加到5百多元,雖然相比城市職工養老保險每月1千多元要低很多,但對于今年63歲,還在田里耕作的黃翠香老人來說,也很滿意了。 黃翠香:到底國家每個月打到我卡里,實惠呀。 嘉興市社會保障局局長于霞芬表示,嘉興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雖然覆蓋了所有嘉興城鄉居民,但層級比較多,保障水平差距大,政策呈現了碎片化的狀態: 于霞芬:碎片就是政策太多,層次太復雜。逐漸整合一些制度。比如說養老保險現在是兩項,職工的和城鄉居民的,要做整合。那么醫保也一樣的,職工的和城鄉合保,怎么樣做整合吧。體現真正的統籌一體的概念。 如何整合公共資源,更加公平分配給嘉興城鄉居民,是嘉興戶籍制度改革,統籌城鄉發展的根本命題。 嘉興市農辦副主任徐勇:接下去的難度,一個是公共財政問題,制度一元化嘉興已經解決了蠻好了。但是標準的一元化現在還在逐步的解決。另外一個農民畢竟有一塊土地的,城市居民是沒有,怎么處理好這兩個方面的關系。 在廣東中山,當地2009年開始在全國率先全面推行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制度,以積分排名方式安排外來流動人員入戶、子女入學,這也引發過全國的關注。 中山的積分制管理計分標準由基礎分、附加分和扣減分等三部分組成。基礎分指標包括個人素質、工作經驗和居住情況三項內容。附加分指標包括個人基本情況、急需人才、專利創新、獎勵榮譽、慈善公益、投資納稅、計劃生育等。扣減分指標包括“違法犯罪”和“其他違法行為”兩項內容。積分制管理辦法規定,積分累計達到一定數額的流動人員,其計劃內生育的子女可享受義務教育階段入讀中山市公辦學校待遇,目前只安排入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 |
相關閱讀:
- [ 12-18]蔡昉:中國經濟升級遇工資悖論 戶籍改革可解難題
- [ 12-18]戶籍改革重在公共福利均等
- [ 12-18]戶籍改革須剝離戶口福利 特大城市仍是難點
- [ 12-18]戶籍改革7年要邁“三道坎” 各類群體的訴求不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