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牌明星與炫目特技,湖北一家醫院自編自導自演反映醫務工作甘苦的微電視劇,迅速走紅網絡,總點擊人次超過200萬。這部每集成本不到2000元的微電視劇何以受到網友熱捧?又釋放出什么樣的“正能量”? 直面現實甘苦自知 醫務人員自編自導自演微電視劇 小峰的父親患了腫瘤,剛高考完的他陪父親在醫院做手術。母親早逝,家里十分貧困,為了治好父親,小峰打算放棄上大學。醫院不但悉心救治小峰父親,還為他申請了醫院的愛心基金,并組織醫務人員捐款,這感動了小峰,高考志愿他填報了醫科大學,五年后成了這所醫院的一名醫生。 這是微電視劇《我有一個夢想》講述的故事。今年初開始,湖北省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組織拍攝《愛的急救》《無影燈下的忐忑》《永不言棄》等一系列反映醫務工作甘苦的微電視劇備受矚目,在優酷網上的總點擊人次超過200萬。 這部微電視劇共10集,每集10分鐘左右,以醫務人員的工作、生活為素材,通過一個個情景故事反映醫務人員的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絕大部分鏡頭在醫院取景,已完成的前9集通過電視臺、戶外大屏幕、電子讀報欄、電梯廣告屏及視頻網站等載體播出后,引發廣泛關注。 “拍這部微電視劇也是源于同事們的探討。”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黨辦主任李慶介紹,醫院的同事們在內部網絡上交流時,紛紛感慨如今醫務人員工作緊張,心理壓力大,他提議拍攝一部既能反映醫務人員真實工作場景又輕松幽默好看的系列微電視劇,得到了同事們的積極響應。 李慶透露,微電視劇利用休息時間拍成,劇務、場景搭建等全部由醫務人員自己完成,服飾和化妝品等也都是醫務人員自己的,每集花銷不到2000元,完全是“微成本”。 沒有大牌明星與炫目特技,這部由醫務人員本色演出的微電視劇就當前公眾對醫療行業的種種猜忌和詬病有針對性地選題,每一集集中表達一個主題,不遮丑、不護短,受到網友力挺。 本色演出網友感動 為醫患關系輸入“正能量” “以前老覺得醫生護士非常冰冷,工作很輕松,看了這部微電視劇后,感覺醫生護士可親可敬了許多。”荊門市民劉先生在一封信中寫道。 微電視劇在當地的電視臺、戶外大屏幕、電子讀報欄、電梯廣告屏等載體上播出后,引發較大反響。一些市民表示,通過觀看微電視劇對醫務人員可親可敬的一面有了更多的了解。荊門市民馮瓊說,在廣場大屏幕上看到醫務人員出演的微電視劇,大家都覺得很驚奇,很多人湊在一起看。 一些患者通過醫院內部閉路影視看了微電視劇后,對醫務人員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一次一位急癥科的護士因為忙,給王先生換藥慢了一會兒,他自己調慢了點滴等護士過來換藥,護士給他道歉,他說:“沒事兒啊,我上次在電視上看到你了,你們的確挺忙的。” 在優酷網上,一些看過微電視劇的網友留言支持醫務人員。網友“艾拉一家”說:“有意思,挺你們!”網友“天堂的靈魂84521049”說:“不錯哦!醫生其實也挺累的。”優酷網網友“韓愛香123”說:“故事情節很好讓我們更了解醫務人員的辛苦,在這說一聲辛苦了白衣天使。” 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舒春明說,希望通過微電視劇這樣一種輕松幽默的方式,促進醫患互信。當前醫患關系緊張,醫務人員壓力大。讓公眾看到醫務人員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可以增進理解,對于醫務人員自身來說,也能夠釋放壓力。 “這部微電視劇不回避矛盾、不過度美化,客觀反映醫患關系,很好地凝聚和傳遞了正能量。”荊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冰潔說。 多一分溝通少一分誤解 醫患之間“沒有深仇大恨” “在醫患關系尤為敏感的當下,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以微電視劇的形式,加強了醫患關系的溝通。”荊門市作協副秘書長黃旭升說。 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張士相說,患者的很多不滿都是因為溝通不夠導致的,同時醫務人員參與拍攝微電視劇,也可以換位思考,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 在第一集《愛的急救》扮演患者家屬的急癥科護士全麗萍說,平時在工作中搶救患者風風火火,對生離死別已經習以為常,通過拍攝微電視劇,體會到了患者家屬的心情,以后在工作中會更好、更有耐心地與患者家屬交流。 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說,醫務工作尤其是臨床診斷相對復雜,醫務人員勞動強度大,患者對此沒有足夠的了解,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導致容易產生誤解。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做法可以增進公眾對醫務工作的了解,同時也可以促使醫務人員調整狀態,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在第三集《我有一個夢想》中出演護士長的肝膽外科護士長萬霞說,真心為患者服務的同時加強交流,必然能換來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記者 俞儉 譚元斌) |
相關閱讀:
- [ 12-15]“熱詞”2013
- [ 12-14]急診科的故事 充斥著流血,昏厥,嘔吐和歇斯底里
- [ 11-30]調查稱高收入醫生集中于北上廣 年收入超8萬元
- [ 11-27]淡看最佳醫院排行榜
- [ 11-19]醫患糾紛各地頻上演 醫院自我改革求解醫患矛盾
- [ 11-14]衛計委:繼續推進流動人口衛生基本服務均等化
- [ 11-14]靠立法拯救醫患關系是“誤診”
- [ 11-14]像治酒駕一樣治醫鬧是否可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