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新建多功能支援艦 助東海南海奪島戰(圖)
2013-12-20 09:06? 魏云峰?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日本的新防衛計劃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將打造一支專門的奪島部隊用于東海爭端。而西方媒體認為,中國也同樣在為奪島進行各種準備。英國《簡氏防務周刊》18日稱,解放軍正在測試的新型多功能支援艦將和大型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和“歐洲野牛”級氣墊船組成奪島艦隊。 報道稱,長期以來,解放軍一直擁有一支由中型、平底的登陸艦和兩棲攻擊艦組成的登陸艦隊,以對海軍的其他大型艦只形成補充。最新消息顯示,解放軍開始測試一種新研發的小型多功能支援艦。這種多功能支援艦很像是俄羅斯新建造的排水量5000噸的“伊萬·格倫”級兩棲攻擊艦的縮小版。不過解放軍尚未披露這種排水量在2000噸左右軍艦的編號。 簡氏介紹稱,中國新型多功能支援艦采用滾裝船設計,車輛可以由船頭或船尾駛入,不過不具備直接搶灘登陸的功能。船尾的飛行甲板還可以起降直升機或無人機。按照該報道的說法,解放軍新型多功能支援艦的藍本是俄“伊萬·格倫”級兩棲攻擊艦,后者由俄“琥珀”造船廠建造,該艦于2004年12月開建,由于經費、技術等原因,建造進程一度停滯,2008年才重新提速,俄海軍于2013年正式接裝。該艦能夠搭載13輛主戰坦克、36架裝甲車輛或步兵戰車,或300名陸戰隊員。未來該型戰艦將與法制“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一起,成為俄海軍陸戰部隊的主戰裝備。 報道認為,由于周邊形勢的需要,中國發展相應的裝備來應對,這是當務之急。新型多功能支援艦就是其中之一。西方分析家最早見到該艦照片時,曾認為這是為出口設計的,但后來發現,它被解放軍確定為“綜合訓練艦”。“盡管中國消息人士說這款新軍艦將主要用于訓練,但它的設計表明,它可以用來執行支援登陸和布雷任務:這兩種角色將在東海和南海奪取島礁的行動中派上用場。” 簡氏艦船年鑒宣稱,解放軍海軍的登陸艦隊主力包括新服役的2萬噸級071型船塢登陸艦、4000噸級大型坦克登陸艦和2000噸級中型坦克登陸艦,其中大都設有飛行甲板,可以容納直升機起降。由于島嶼通常面積較小,不太可能有大規模駐軍,而且沿海地形并不適合登陸艦直接搶灘登陸,因此登陸艦上搭載的大量直升機可以從靠近島嶼的地方出發實施垂直登陸。其中071型船塢登陸艦的能力最為突出。它可搭載多架直-8中型運輸直升機,配備的中口徑艦炮能為陸戰隊提供火力支援,強大的物資運載能力還能在收復島嶼后向駐軍提供長期堅守所必需的給養和彈藥。《簡氏防務周刊》猜測,既然這些大型登陸艦艇同樣可在登陸作戰時進行支援,體積相對較小的新型多功能支援艦可能將用于投送特種部隊。 在《簡氏防務周刊》眼中,測試新型多功能支援艦和新采購的“歐洲野牛”級氣墊船表明,中國正加強在東海和南海爭奪有爭議島嶼的能力。報道稱,中國一共訂購4艘“歐洲野牛”級氣墊船,第一艘已經于今年4月交付,目前正在進行海試。這種當今世界最大的氣墊登陸船能越過復雜地形,一次就能將多達500名的作戰人員運送到登陸灘頭,并安裝有齊全的武器裝備,包括2門30毫米速射炮、8套“針-1M”或“箭-3M”防空導彈系統以及完整的通信導航、電子對抗設備等,具備獨立作戰能力。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也認為,“歐洲野牛”對岸攻擊的火力超過任何一種西方氣墊船,將極大提高中國海軍陸戰隊奪占東海、南海爭議島嶼的能力。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認為,在未來可能的奪島任務中,除了中國海軍下屬的登陸艦隊外,解放軍也已有能力在短時間內聚集包括空降兵、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在內的龐大兩棲作戰集團,并初步具備“超視距奪島”能力,可在較短時間內投送大量裝備和人員對遠距島嶼實施登陸突擊戰。同時解放軍近年也在加強奪島訓練。例如2012年8月,南京軍區在全軍首個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基地舉行為期20多天的實兵演習,旨在進行兩棲攻擊和登陸訓練。其中陸軍部隊在臺風“啟德”吹襲下乘船艦航行100海里,進行奪島演習。“演習規模之大、場面之激烈都屬罕見”。▲(魏云峰) |
相關閱讀:
- [ 12-19]解放軍陸軍第26集團軍成立特種作戰旅
- [ 12-18]解放軍藝術學院10大美女校花
- [ 12-18]解放軍藝術學院10大美女校花
- [ 12-17]印媒炒解放軍“越界”抓印度牧民 稱印軍發警告
- [ 12-17]印媒炒解放軍“越界抓牧民” 事發在爭議地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