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劣質種子走私嚴重致湖南一地玉米絕收,糧食安全再敲響警鐘。湖南懷化通道縣警方最新通報,經過一年努力,破獲了公安部督辦的“美國黃金玉米”特大銷售偽劣種子案。 去年5月,湖南通道縣農戶種植了"美國黃金玉米"種子,種子提供方承諾收購。正當農民對美國種子滿懷期待之時,玉米地里卻傳來了壞消息,200多畝玉米顆粒無收。 農戶:鎮小,這哪有玉米,長起來沒有20公分就只開花結包了。 這批種子來源于香港、泰國,未經國家檢驗檢疫的美國黃金玉米系列種子,銷往廣東、廣西、江西、湖南、福建等數十個縣市種植,種子銷售額達數百萬元,種植面積數十萬畝。據通道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尹志才介紹,大批量劣質種子進入國內,主要靠水客攜帶走私。 尹志才:水客就是說它的旅游團要到廣州來旅游,它就分批、分包要旅客帶進來。 一直關注黃金玉米走私的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李文良調查后發現,種子走私已經形成利益鏈,不僅水客,還有其他通道。 李文良:就是用貨車夾帶,來往于香港和大陸之間的有進出菜的貨車夾一些東西,由于我們海關可能數量小,不能引起他們足夠的重視,國內之后的時候,它可能利用物流公司,把走私種子送到一個公司,然后由另一個公司再送到買家去。 目前,種子走私到底嚴重到什么程度,并沒有數據統計。但是,李文良認為,"黃金玉米"案給糧食安全敲響了警鐘。 李文良:種子走私的話,它擾亂了我們國家的種子市場,而混亂的種子市場給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如果是幾個縣或者幾個省大面積走私的是偽劣種子,對整個社會的穩定造成了危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提出既保口糧安全,又保質量安全。那么,走私種子對糧食安全又帶來哪些危害呢?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外國種子,到國內可能出現水土不服,優質品種變劣質,損壞農民利益,影響糧食安全。 李國祥:具體環境、氣侯條件、水肥條件都發生了變化,在國外表現很優秀的那個品質,換了一個地方很可能它都表現不出來。 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李文良則認為,外國種子公司可能借機壟斷市場。 李文良:走私去國外的跨過公司到中國進行種子的布局提供了一種便利,糧食安全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更嚴重的危害是,目前中國還沒有批準轉基因主糧的商業化種植,一旦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進口種子進入大田,很可能造成"基因污染"。盡管湖南省農業部門聲稱,這次"黃金玉米"暫時沒有檢出轉基因成分,但近年來未經批準的轉基因產品被海關截獲的消息頻頻曝出,還是引發了公眾對于轉基因問題的擔憂。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而且還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由于私帶外來品種造成生態平衡失衡,增長它的濕度、施用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不能盲目擴大。 |
相關閱讀:
- [ 12-20]湖南省農業廳:“黃金玉米”屬“三無種子”暫未檢出轉基因
- [ 12-20]我國兩月內3次退運美國玉米超72萬噸 均因含MIR162轉基因
- [ 12-20]中國對54.5萬噸美國轉基因玉米作退貨處理
- [ 12-20]中國多個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檢出轉基因美國玉米
- [ 12-20]取消機關食堂,不是更節儉嗎
- [ 12-16]富味鄉攙混油不認詐欺 董座:已改過請大家再給機會
- [ 12-16]“種田教育”接地氣
- [ 12-14]FBI指控6名中國人偷種子 玉米地上演跟蹤竊聽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