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浙江啟動錢塘江流域水環境安全應急預案 九溪水廠水質109項指標無異常;嗅辨得出,異味較前幾日有所減輕 本報記者 孫燕 本報通訊員 裴斐 “杭州的自來水里究竟是什么物質,會產生這種既像農藥,又像塑料的氣味?”在看了本報12月20日A10版的《杭州自來水確有輕度異味》報道后,很多市民給我們的熱線96068打來電話,希望杭州相關部門能盡快查明原因。 昨天,杭州市環保局完成了對錢塘江源水水質的監測109項指標全分析。 之前得出的42項指標,未發現指標異常。昨天,杭州市飲水應急辦公布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其余67項指標的化驗分析結果。 監測結果表明:各項指標的監測數據,和歷史監測數據相比,無異常情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杭州自來水事件,日前已啟動了錢塘江流域水環境安全應急預案。 在前天下午召開的錢塘江水質異味處置專題會議上,杭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鴻銘說:“飲用水水源的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事關全市社會和諧穩定大局。必須采取強有力措施,全力以赴排查原因,不惜代價提升水質,確保飲用水質量安全?!?/p> 12個檢查組日夜連續排查 現場嗅辨水質異味有所減輕 杭州市環保局說,這項監測是從12月15日開始進行的。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對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109項指標,監測了九溪水廠飲用水源的水質109項和總有機碳。 109項指標無異常,但嗅味又確實存在,為了追根溯源,目前,杭州市環保局已委托國內外科研院所、權威機構對錢塘江源水水質開展檢測。 據@浙江環保(浙江省環保廳官微)消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杭州自來水事件,日前已啟動了錢塘江流域水環境安全應急預案。連日來,省環保廳領導帶隊與杭州市一同對錢塘江流域的工業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對沿江嗅辨,對水樣進行監測。杭州市已減少對有異味水供應,加大新水源調度和處理密度,確保水質標準。 近年來,錢塘江流域突發環境事件呈高發態勢,往往影響兩個及兩個以上地區,事故應對的難度較大。為加強上下游地區聯合應對跨行政區域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提高應急處置工作效率,保障全流域飲用水水源安全,早在10月底,《錢塘江流域跨行政區域突發環境事件環保部門應急聯動工作機制》的通知,已經下發到杭州市、金華、衢州市環保局。 昨天上午,杭州市環保系統共派出了12個現場檢查組,其中8個組分赴建德、桐廬、富陽、蕭山、下沙、之江、臨安、余杭,與屬地環保部門一起全面排查,其他3個檢查組在省環保廳的統一組織下,趕赴錢塘江上游區域開展上溯排查,剩下的1個小組和杭州市港航部門,從建德梅城坐船經水路向上游排查。 從昨天的現場嗅辨結果看:九溪、南星水廠取水口水質異味較前幾日有所減輕。 水廠提高檢測頻率 投加粉末活性炭和臭氧 我們的熱線電話中,很多市民仍然對自來水能不能喝心存疑慮。要告訴大家的還有幾點—— 杭州市城管委會同城投集團,對自來水生產進行了調度,增加了有深度處理的水廠的供應能力,減少沒有深度處理的自來水的供應量。 杭州市水務集團對錢塘江水源各水廠化驗室的嗅和味監測頻率提高了1次/2小時,制水班組檢測頻率提高到1次/小時,嗅味已經減輕。另外,他們還對相關水廠投加了粉末活性炭的應急措施,對南星、清泰水廠增加了臭氧投放量。 杭州市衛生局組織衛生監督人員,對相關市政水廠日常供水及應急處置情況進行衛生監督調查,并組織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出廠水、管網末梢水水質進行監測。 從檢測情況來看,42項常規項目中除嗅和味異常外,其余指標均正常,目前正在做水質全項檢測。 杭州市林水局已經懇請省防指支持,協調新安江水電廠下泄流量,昨天8點,新安江出庫流量為61.6立方米/秒,富春江出庫流量為1070立方米/秒,之江站流量為242立方米/秒。截至昨天15點,新安江出庫流量為264 立方米/秒,富春江出庫流量為724立方米/秒,之江站流量為1270立方米/秒。 本報還將繼續關注杭州自來水異味事件。 |
相關閱讀:
- [ 12-20]杭州自來水異味謎團再起 嗅辨師9天嗅辨144次
- [ 11-19]收房送情人被檢舉 南京自來水總公司原副總落馬
- [ 09-29]“自來水有避孕藥”炮制者被拘 曾拜薛蠻子為師
- [ 09-20]杭州兩條自來水管先后爆裂 造成上千人無水可用
- [ 09-16]四川內江現“怪樓”:自來水發熱地面發燒(圖)
- [ 08-28]北京自來水質異常第一時間公布 數據造假將嚴懲
- [ 08-14]北京城北水質比城南好?自來水集團:集中供水很安全
- [ 08-14]揭秘北京自來水如何進入居民家 “黃水”怎樣消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