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將再現被遺忘的美國鐵路華工歷史
2013-12-23 07:26? 劉丹?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黃曉夏 |
分享到:
|
中新社舊金山12月22日電 (記者 劉丹)19世紀中期,數以萬計的中國廣東移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參與北美首條跨州鐵路修筑,這段歷史卻難以在書本上找到記錄。美國斯坦福大學兩年前設立鐵路華工研究項目,21日又與美國亞太公共事務聯盟和中國山東影視傳媒集團攜手,成立中美國鐵路華工150周年紀念籌備委員會,希望中美合作再現一段不應被遺忘的歷史。 斯坦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2015年是華人勞工參與修筑北美鐵路第150年。1865年,美國首條橫跨大陸的鐵路由聯合太平洋公司從圣路易斯往西修建,以愛爾蘭鐵路工人為主力,中央太平洋公司從加州首府沙加緬度往東修建。由于美西地區嚴重缺乏勞力,從中國引進大批勞工,每年人數保持在1萬至1.5萬,占鐵路工人總數的80%,這些華工在在極其危險的工作環境下作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打通了貧瘠的內華達山脈,從而幫助重塑了美國西部的地理及社會版圖。不討論華人,根本就沒有辦法討論美國西部經濟、政治與文化的崛起。 項目負責人、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張少書指出,對于創辦斯坦福大學的鐵路大王利蘭?斯坦福而言,正因華工辛勤勞作,以生命和健康做代價,他才得以擁有大量財富并創辦世界名校。然而這些勞工從未得到過應有的重視,就連在斯坦福大學校園內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關于華人勞工的歷史記錄。 兩年前,斯坦福大學的學者及校友們為此發起了一個長期研究項目,設立在在東亞圖書館內。主要人員包括歷史系教授張少書,人文中心教授約瑟夫?阿薩授、英文系教授暨北美研究斯坦福項目主任費雪金,布朗大學教授、斯坦福大學校友胡其瑜以及前斯坦福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現任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主任邵東方等。此外,多名美國及亞洲著名學者也參與研究。 張少書說,北美鐵路華工的歷史至今對美國社會仍然是一個謎,只知道大部分工人來自珠江三角洲的四邑地區。兩年前開始研究時,一個華工的名字都沒有,現在已找到數百人姓名,有的名字還不完整,大部分死于異鄉的工人遺骸都被送回中國下葬。 學者們還呼吁社會各界人士和華工后代提供信息和資料,參與合作。 計劃內容包括制作網上多語種檔案,歷史圖片及文物。2015年將在中國和斯坦福大學召開學術會議,出版學術著作。 中國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國際合作交流中心計劃出版鐵路華工紀念畫冊,拍攝紀錄片,電視劇和電影。(完) |
相關閱讀:
- [ 12-20]汪洋與美商務部長、貿易代表共同主持中美商貿聯委會
- [ 12-20]何須從鷹鴿角度看美駐華大使
- [ 12-19]中美精英眼中的對方國家:不視對方為敵 信任度低
- [ 12-17]中方希望美方采取切實措施 公平對待中國企業投資
- [ 12-17]韓媒:中美外長通電話"談及朝鮮"
- [ 12-17]日媒:日本應預防“中美分治太平洋”
- [ 12-16]陳水扁術后吃香草冰淇淋:這輩子最美味的
- [ 12-16]菲媒報道中美軍艦對峙后中國加強南海巡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