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401K補血資本市場 年金入市將開啟中國牛市?
2013-12-24 06:48? 趙明月?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趙明月 | 北京報道 一則消息,讓慘淡經營已久的公募基金看到了重回春天里的希望。 12月6日,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稱,自2014年1月1日起,實施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繳納的稅收優惠政策。 “此消息一出,整個行業都歡呼雀躍,因為稅收優惠會激勵大批企業年金入市,能夠為資本市場帶來源源不斷活水,被視為基金行業的重大利好。”銀華基金一位產品經理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版401K破冰 中國養老保險體系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個部分,其中,補充養老保險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企業年金主要針對企業,職業年金主要針對事業單位,這部分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管。 企業年金是企業為員工設立專門的賬戶,員工每月從其工資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養老金賬戶,而企業一般也按一定的比例往這一賬戶存入相應資金。 與此同時,企業向員工提供3到4種不同的證券組合投資計劃。員工可任選一種進行投資。員工退休時,可以選擇一次性領取、分期領取或轉為存款等方式領取本金和收益。 在美國20多億美元的養老金總資產中,企業年金比例占比達到64%,而中國只有10%左右。因此,一直以來,業內人士呼吁借鑒美國的“401K”制度,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實施“中國版養老金401K計劃”,鼓勵企業和事業單位建立年金并進行投資管理以及個人積極參繳。 等了很多年,“中國版養老金401K計劃”終于要來了。 推動企業年金市場規模上升 有人疑問:稅收遞延優惠對于發展企業年金真有那么大的激勵作用嗎?答案是:非常重要。 《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業內人士了解到,一般來說,企業年金可在三個環節征稅,分別為:繳費、投資、領取。《通知》規定,在年金繳費環節,對單位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職工支付的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繳費,在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繳付的年金個人繳費部分,在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的4%標準內的部分,暫從個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在年金基金投資環節,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分配計入個人賬戶時,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而在年金領取環節,個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領取的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業內人士指出,4%的個稅前列支,即員工向個人年金賬戶繳費有條件免稅,可以直接降低個人繳納稅金。而在員工退休后領取年金的時候,繳稅標準一定是優于當時的繳稅標準,即個稅起征點有可能提高,這樣就可以在領取時支付更少的所得稅。 稅收遞延優惠可能會大大激發個人繳費的積極性,之前沒有參與企業年金的企業也可能會參與,從而直接帶動企業年金市場規模的上升。發達國家的經驗也表明,“401K”計劃有助于企業年金規模的快速擴大,自上世紀80年代初誕生后,該計劃促使美國的企業年金規模自1985年的1440億美元猛增至2005年的24430億美元。 為A股形成牛市基礎? 龐大的市場規模前景,讓慘淡經營已久的保險和基金公司們看到了希望,因為大批退休金一旦入市,能夠為資本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活水。 “按照美國經驗,中國版401K推行之后,樂觀估計未來3年,每年受托資產和投資管理資產的規模上升速度將在30%以上,2015年企業年金累積規模將達到或接近1萬億。”第三方理財銷售平臺一路財富研究員胡廣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據了解,在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過程中會涉及到四種業務類型,并由取得相應資格的機構來分別運營。因此整個企業年金市場又可細分為受托人、賬戶管理人、托管人、投資管理人四個相對獨立的子市場。 從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資產來看,保險公司管理的份額為47%,基金公司管理的份額為43%,證券公司管理的份額為10%。商業銀行則擔任企業年金基金的受托人、賬戶管理人、托管人。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數據,截至今年二季度末,21家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共有相關投資組合2353個,規模達到5161.39億元。 平安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繳文超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預測,若2015年企業年金累積規模達到或接近萬億,則未來3年,作為投資管理方的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證券公司每年受托資產和投資管理資產的規模上升速度也將在30%以上。 另有機構預測,目前企業年金積累的基金規模為5366.65億元,按美國的發展速度推算,預計我國企業年金余額在2018年將達到現在規模的3倍,即1.6萬億元左右。 而按照現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企業年金投資股票及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投資連結保險產品的上限是30%。按此估算,未來5年平均每年股市的增量資金為644億元左右。 《中國經濟周刊》通過資料梳理了解到,美國401K推出后,1985—2005年,隨著企業年金規模擴大,其中60%投向了資本市場,在如此龐大的資金支持下,同期道瓊斯工業指數也由1546.67點躥升至10717.50點。 “從2007年6124點下來,已經有七八個年頭了,時間上來說,這波熊市持續的時間已經創了中國股市之最,企業年金的發展也將意味著我們的資本市場重新有了新鮮血液,制度的完善,資金的源源不絕,新鮮血液的涌入,我們市場新牛市的基礎自然也就形成。” 陽光私募基金經理、廣東煜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401K “401K”源自美國1978年《國內稅收法》新增的第401條K項條款,是美國稅法中的遞延稅收條款。該條款規定企業年金在繳費和投資收益過程中免稅,只在員工領取年金時征收個人所得稅。在美國,由企業為員工發起的年金養老計劃都依照該條款進行,這類養老計劃就被稱為“401K計劃”。 |
相關閱讀:
- [ 12-21]第四屆財富論壇聯合閩、滬兩地專家深究資本市場
- [ 12-17]證監會: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 [ 12-16]中國擬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間的轉板制度
- [ 12-16]新三板轉正補齊資本市場“缺腿”
- [ 12-14]中國擬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間的轉板制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