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密集關注中國航母 宣稱核航母已開建
2013-12-24 14:54:19?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對于這些傳聞,李杰認為,11萬噸巨型航母的傳聞顯然不靠譜。他說:“我們造這樣大的航母沒問題,關鍵是造了有什么用?另外涉及一系列技術問題,比如航母造這么大,飛機數量要有多少,要采取什么樣的起降方式,要用什么動力系統,這樣的航母吃水必然深,什么樣的港口才進得去,而它的海上行動會受到局限等等。” 鑒于“中國的航母計劃屬于國家機密”,路透社稱,“成功運行遼寧艦是中國在2020年前部署本地制造航母的第一步”,同時認為中外關注焦點都是遼寧艦對航母項目的核心要素掌握得如何。這不僅意味著要完成飛機在甲板起降任務,還涉及航母部署、保衛和供給所需的海軍戰略和理論。上個月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在南海執行任務時,一名美國軍官在航母上對路透社記者說:“航母是非常艱難、復雜與昂貴的。”“我們用了許多許多年才把這事做好,并且現在仍在繼續努力。中國則幾乎是從頭開始。” 在航母形成戰斗力方面,外電的猜測也不少。《簡氏防務周刊》稱,中國目前正在為國產航母的彈射方式做最后的科研工作,并認為這將繞過世界航母的發展歷程,直接從滑躍起飛向電磁彈射轉變。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中國五六年前就完成電磁彈射技術的系統研究和相關試驗,到目前為止,這種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只是由于某些原因,這種技術未運用在遼寧艦上。中國新一代航母的起降技術當然會運用這一先進科技。 “中國正在準備來一個海上大躍進”,“俄羅斯之聲”評論說, “據估計,中國航母力量建設速度非常快。中國在第一階段打算到2015年建造兩艘常規動力航母,而到2020年將建核動力航母。大約再過10年中國將能在太平洋與美國的海軍實力相當。這將意味著,俄羅斯將在太平洋退居后面,而主要玩家是美國和中國。” 造航母“不是唯一目標” 外電為什么關注中國航母?日本Wedge雜志網站22日的文章稱,關于中國軍事力量的強勁增長,有以下幾個關鍵命題:下一艘中國自己建造的新航母何時出現,中國航母的護航力量何時達到成熟,空中作戰力量何時真正成型。對于很多國家而言,航母是“昂貴的玩具”,中國正在秘密地加速航母建設,但中國顯然并不單純將建造航母作為唯一的目標。航母戰機電磁彈射技術的實用化在重點研究推進中。中國還不惜一切代價打造自己的王牌飛行員團隊。這些努力強化了原有中國軍事建設軟肋,構成中國軍事抱負的核心。 中國軍事科技的進步確實不僅體現在航母上。23日還傳出中國直—20直升機首飛的消息,據稱它將成為我國未來通用直升機裝備的主力,從而真正為中國陸軍“插上翅膀”。 日本時事通訊社說,中國正加快從歐洲傳統軍事強國有選擇地引進戰機發動機、電子系統和艦船技術。中國正在吸收外來技術的基礎上,融合發展自己的常規武器技術,重點為海空部隊提升裝備等級。 《大西洋月刊》(法國版)12期刊出學者的對話,稱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突飛猛進,大型土木工程已經可以走出國門承攬復雜合同,通信設備在幾年內就搶占歐洲市場的25%。法國不能懈怠地將別人的科技進步簡單歸咎于“偷竊”,而應該看到中國在教育科研領域的巨大投入。在某些尖端領域,中國離法國還差得很遠,但中國人追趕這一差距的速度恐怕比想象的更快。中國如今在某些領域已擺脫模仿和追趕,進行獨立開拓了。【環球時報駐日本、英國、德國、加拿大特約記者路鋒 孫微 青木 陶短房 環球時報記者 邱永崢 馬晴燕 柳直】 |
相關閱讀:
- [11-30] 軍事專家:三亞航母基地控制范圍可含整個南海
- [11-30] 中國第二個航母軍港在海南三亞投入使用(圖)
- [12-05] 中科院院士:光學測量可更好引導航母艦載機著艦
- [12-16] 中美軍艦險些相撞內幕 強行闖進航母“內防區”
- [12-06] 廣東紫金縣政府承諾開發商:你不中標我賠你錢
- [12-06] 廣西八旬老翁向團市委捐款5000元 稱用于建核航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