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政治危機凸顯三重博弈 國內黨派權力斗爭
2013-12-24 16:41? 湯中超?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在維爾紐斯“東方伙伴關系”峰會召開前夕,由于烏克蘭政府突然宣布暫停歐洲一體化進程,此舉引發烏國內歐洲一體化支持者的強烈抗議。連日來,烏克蘭國內抗議活動持續發酵,釀造了繼2004年烏“橙色革命”以來最大規模的街頭政治事件。目前,以基輔獨立廣場為中心的國內抗議,在形式上已演變為要求政府下臺、提前舉行總統大選和議會選舉的反對派陣營奪權之爭。 此次烏克蘭出現的國內大規模抗議,不僅凸顯了烏國內政治累積的深刻矛盾,更折射出國際力量圍繞烏克蘭所展開的激烈地緣政治博弈。烏克蘭國家方向之爭、黨派權力斗爭以及大國間地緣政治博弈,這些因素相互交織,使得烏克蘭此次政治危機顯得撲朔迷離、前景難料。 國家發展方向的抉擇。在烏克蘭國內政治生態中,親俄的東部地區與親西方的西部地區長期對立已成為特有現象。在國家發展方向問題上,西部地區支持加入歐洲一體化,東部地區支持加入俄白哈關稅同盟。一直以來,在涉及國家發展方向的重大抉擇面前,東西對立的國內政治生態成為亞努科維奇政府面臨的重大考驗。 亞努科維奇政府自2010年上臺以來,從前政府親西方的外交政策轉向全方位平衡外交政策。在國家方向選擇上,加入歐洲一體化被確定為烏外交優先方向,但囿于在貿易和能源上對俄羅斯的嚴重依賴,烏不得不在歐盟與關稅同盟之間尋求利益平衡。然而,無論關稅同盟還是歐盟,都要求烏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俄總理梅德韋杰夫明確表示,烏克蘭不能“同時坐到兩張椅子上”;歐盟也從法律角度強調,歐盟東部伙伴國家不可能既加入關稅同盟,又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因此,夾在“歐盟和俄羅斯兩個怪物之間”的烏克蘭一直處在向東或向西的艱難抉擇中。 2013年維爾紐斯“東方伙伴關系”峰會將烏克蘭推向了決定國家發展方向的十字路口。此前幾個月,烏克蘭與歐盟在簽署聯系國協定問題上相向而行的步伐明顯加快。烏政府積極向歐盟靠攏的政治路線,無疑提高了國內歐洲一體化支持者的心理預期。但隨著政府政治路線的突然調整,加強與以俄羅斯為首的獨聯體國家的經濟聯系,引發國內大規模抗議。 圍繞總統寶座的運籌。烏克蘭實行多黨制,目前,官方登記的政黨有198個之多,黨派之間的斗爭尤為激烈。從國內政治上講,此次烏克蘭政治危機很難排除爭奪2015年總統寶座的影子。 在涉及烏克蘭國家發展方向的重大抉擇面前,在維爾紐斯峰會之前一段時間,政府積極奉行加入歐盟的政治路線,此舉被廣泛解讀為爭取烏西部地區支持率。要指出的是,盡管選擇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本身會迎合西部地區民眾的支持,但此舉對烏經濟影響的消極預期,使得亞努科維奇政府不得不考慮國家經濟利益受損而造成支持率的整體下降。 |
相關閱讀:
- [ 12-24]烏克蘭從俄羅斯獲得首筆30億美元歐債資金
- [ 12-23]烏克蘭副總理認為俄天然氣價格問題已終結
- [ 12-20]俄歐暗戰激烈 英媒稱普京贏得烏克蘭戰役
- [ 12-19]俄金援烏克蘭引發示威者反彈 烏總統被指賣國
- [ 12-18]烏克蘭稱俄氣價優惠將為烏每年節約70億美元
- [ 12-18]評論稱俄下調氣價做出讓步 等待烏克蘭行動回報
- [ 12-17]俄羅斯烏克蘭元首會晤 俄或預向烏提供巨額貸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