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刊文:毛澤東的歷史功績
2013-12-25 06:55?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建設了一個先進的黨——中國共產黨 近代以來,為了救國救民、改變舊中國的悲慘命運,無數志士仁人和各式各樣的政治力量紛紛提出各自的救國主張,有改良的,也有比較激進的。但是這些主張都不靈,沒有一個能夠解決中國的問題。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一成立,情況就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誠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中國共產黨剛成立的時候只有幾十名黨員,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還是一個幼年的黨,很不成熟。從一個幼年的黨到一個完全成熟的黨,直到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艱難曲折甚至是痛苦的過程。這中間有勝利,有失敗;有前進,有后退;有壯大,有縮小;有正確的時候,有犯錯誤甚至是犯嚴重錯誤的時候。中國共產黨在實際斗爭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根據具體情況,實事求是地糾正黨內各種錯誤傾向,包括“左”的和右的,并上升為理論,反過來又指導革命實踐向前發展。就這樣經過多次的循環往復,中國共產黨逐漸發展壯大,從一個幼年的黨變成一個成熟的黨。對此,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都作出了貢獻,而貢獻最大、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毛澤東同志。 說毛澤東同志的貢獻最大,不只是因為他參與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是黨的創始人之一,更主要的是因為他根據馬克思特別是列寧的黨建理論,緊密聯系中國革命斗爭的實際,形成了中國共產黨一套完整的黨建學說。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提出,要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黨,并稱之為“一件偉大的工程”。毛澤東同志完整的黨建學說,是經過總結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的20年間正反兩方面的實踐經驗,在延安整風時期全面確立起來的。鄧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們回想一下,正是根據毛澤東同志的建黨學說,才建立了這樣一個好的黨。從延安整風以后,無論前方后方的人,真是生氣勃勃,生動活潑,心情舒暢,團結一致。毛澤東同志建立的這個黨,既能夠充分發揚民主,充分發揮下面遵守紀律的自覺性,又能夠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高度的集中。” 如果要對毛澤東同志的黨建學說作一個概括,最主要的可以歸納成這樣幾條:關于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關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關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關于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關于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關于民主集中制的組織路線;關于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的工作路線;關于維護團結統一、維護中央領導權威、堅持集體領導的政治原則;關于堅持“五湖四海”、“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用人方針;關于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工作作風;關于正確處理黨內矛盾的原則和方法;等等。 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政以后,所處的環境和面臨的任務發生了根本變化。毛澤東同志高瞻遠矚,把注意力集中到防止黨腐化變質、脫離群眾、做官當老爺、形成一個貴族階層的情況發生上。這是他在新中國成立后一直非常關注的一件大事。他不斷向全黨敲警鐘,并采取了許多重大步驟及具體措施加以防范。他把這個問題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毛澤東同志多次說過,他最厭惡的是官僚主義,在老百姓面前擺官僚架子。鄧小平同志認為:“不要‘做官當老爺’,要反對‘衙門作風’,這是毛澤東同志的一些根本的思想觀點”。 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關于黨的建設的一系列重要原則和方針,使我們黨從根本上區別于一切非無產階級的政黨,成為最先進、最有戰斗力的黨。她以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利益,成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經過千錘百煉、經驗十分豐富的黨,是唯一能夠團結、凝聚和領導中國這樣一個擁有眾多人口、眾多民族和廣大國土、情況十分復雜的大國的政治力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僅僅用了60多年的時間,就把一個積弱積貧、極端落后、被人看不起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毛澤東同志關于黨的建設的基本原則和方針,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仍然是我們黨所遵循的,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有所發展、有所創新。 締造了一支人民的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澤東同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之一。這個軍隊開始的時候是很弱小的,其主要成分是農民,又帶有舊式軍隊的影響。要將這樣一支軍隊改造并建設成用無產階級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軍隊,其艱巨性可想而知。許多老一輩革命家對軍隊的建設都曾作出過不同貢獻,但作出貢獻最大、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毛澤東同志。 為建設和培育這支軍隊,毛澤東同志耗費了大半生的心血。從三灣改編決定黨的支部建在連上,制定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到古田會議總結建軍兩年多的經驗作出決議,明確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使紅軍肅清了舊式軍隊的影響,完全建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礎上,整個紅軍成為真正的人民軍隊,毛澤東同志的建軍路線基本形成。以后,經過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毛澤東同志的建軍思想不斷豐富和發展。如規定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的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提出“三八”作風;在軍隊內部實行政治、經濟、軍事三大民主;規定軍隊是戰斗隊,又是工作隊、生產隊。新中國成立后,又提出實現軍隊的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等等。如果把毛澤東同志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思想綜合起來,可以歸納為這樣幾條: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軍隊的唯一宗旨;政治工作是軍隊的生命線;軍隊必須執行嚴格的紀律和發揚勇敢戰斗、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軍隊要實現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 在毛澤東建軍思想的指導和培育下,在毛澤東同志親自領導和指揮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經過長期的艱苦卓絕的斗爭,戰勝了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內外敵人,解放了全中國(除臺灣等島嶼)。這是一支聽黨指揮,與人民血肉相連,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軍隊。當年人民解放軍解放大上海,官兵不住民宅而露宿街頭的事跡,被廣為傳頌。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遼西戰役的時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有很多蘋果,我們的戰士一個都不去拿。這個消息感動了毛澤東同志,他說:“我們的紀律就建筑在這個自覺性上邊”。這只是體現人民解放軍性質、代表人民解放軍形象的千千萬萬事例中的兩個具體事例。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軍隊,這樣的軍隊無敵于天下。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任務、組織形式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軍隊建設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軍隊也由單一軍種兵種的軍隊發展成為多軍種多兵種組成的軍隊。人民解放軍逐步建設成為一支正規化、現代化的革命軍隊。它擔負著保衛國家安全、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障人民過和平生活的神圣任務,是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主要工具。人民解放軍又擔負著國家經濟建設的艱巨任務,是一支最有組織性、最有戰斗力的生產大軍。 這里特別要提到毛澤東同志對建設空軍和海軍的重視和關懷。新中國成立之初他就提出,我們不但要有一支強大的陸軍,還要有一支強大的空軍和一支強大的海軍。他親自點將組建這兩支隊伍。為了在實戰中鍛煉和提高年輕的空軍隊伍,毛澤東同志讓他們到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前線,同世界上頭號強大的美國空軍在戰斗中較量,使我國空軍的戰斗力得到了提高。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有著1.8萬多公里的海岸線。毛澤東同志對發展海軍尤為重視。他說:“為了肅清海匪的騷擾,保障海道運輸的安全;為了準備力量于適當時機收復臺灣,最后統一全部國土;為了準備力量反對帝國主義從海上來的向我國的侵略,我們必須在一個長時期內,根據工業建設發展的情況和財政的情況,有計劃地逐步地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他又說:“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侵略我們都是從海上來的,不要忘記這一歷史教訓。”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在我國改革開放時期,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先后在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領導下,有了很大的發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貢獻。他們都繼承了毛澤東同志確立的建軍基本原則。習近平同志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即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言簡意賅、內涵深刻,同樣繼承了毛澤東同志的建軍基本原則,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意義。 |
相關閱讀:
- [ 12-24]人民日報刊發文章:高端廚電品牌方太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 [ 12-24]人民日報:烏龍事件呼喚“政策執行力”
- [ 12-23]人民日報關注“斷篇”新聞:需建立“問政”機制
- [ 12-23]人民日報評論員:牢牢抓住中心工作這個牛鼻子
——“我們為什么贏得良好開局”之一 - [ 12-23]人民日報談改革開放:中國道路為什么走得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