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6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于當地時間26日上午11點40分左右參拜靖國神社。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表示,希望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不會影響外交關系。 安倍當天身著黑色正裝,系銀色領帶,在當地時間11時30分左右進入靖國神社。日本媒體稱,這是繼2006年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后,再次有在任首相前往參拜。安倍在第二次上臺執政滿一年時決定參拜靖國神社。 當天,岸田文雄對媒體記者表示,他認為,一名政治家或部長參拜靖國神社是他的個人信仰問題,“無論如何,我們必須避免讓此成為外交或政治風波?!?/p> 安倍在去年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時,就自己沒能在第一次內閣時參拜靖國神社表示“痛恨至極”。上臺后,安倍在4月的春季例行大祭、8月的戰敗紀念日、10月的秋季例行大祭都沒有參拜靖國神社,而是獻上了祭品和祭祀費。 靖國神社是位于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坂的一座神社。該神社供奉自明治維新以來為日本軍國侵略主義戰死的軍人及軍屬,其中絕大多數是在中日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軍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由于靖國神社祭祀的對象包括了14名甲級戰犯,使得該神社被東亞各國視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征而備受爭議。 當天,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羅照輝在做客新浪微博“外交小靈通”與網友交流時表示,這是中國人絕對不能接受的,這是對亞洲人民感情造成極大傷害,給雙邊關系造成新的重大政治障礙。日本必須要承擔由此引起的后果。 羅照輝表示,日本是本地區最大一個麻煩制造者。我們高度關注日本內政外交走向對地區局勢產生的負面影響。近年,日本政治右傾化持續發展,推出多項松綁舉措,擴充軍備,在領土主權和歷史問題上不斷示強。 中國外交部也曾就靖國神社問題多次表態,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征,至今供奉著在二戰中對中國等亞洲受害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14名甲級戰犯。靖國神社問題事關日本能否正確認識和深刻反省侵略和殖民統治歷史,是否尊重中國等亞洲受害國人民的感情,是事關中日關系政治基礎的重大原則問題。 中方數次重申,日本只有切實正視和深刻反省侵略歷史,真正做到以史為鑒,日本同亞洲鄰國的關系才能開辟未來。我們再次嚴肅敦促日方恪守反省侵略歷史的表態和承諾,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
相關閱讀:
- [12-26]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外相稱希望不影響外交關系
- [12-26]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外相稱希望不影響外交關系
- [12-26]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外相稱希望不影響外交關系
- [12-26]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外相稱希望不影響外交關系
- [12-26]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外相稱希望不影響外交關系
- [12-26]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外相稱希望不影響外交關系
- [12-26]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外相稱希望不影響外交關系
- [12-26]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外相稱希望不影響外交關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