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毛澤東同志的重要評價
2013-12-26 17: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劉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關于毛澤東同志領導黨和人民建立的歷史功績,以及他特殊的歷史地位和深遠的歷史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逐步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重要評價。體會這些評價,有助于我們深入認識毛澤東同志作為歷史偉人的具體特點和豐功偉績。 “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中國人民至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才能取得勝利” 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歷史轉折,開辟了正確道路。與此同時,在評價毛澤東同志的問題上如果處理不好,不僅關系我們能不能在正確道路上邁開步子,而且關系怎樣看待黨和國家過去幾十年奮斗的成就,關系黨的團結和國家的安定。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鄧小平同志多次談到,“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中國人民至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才能取得勝利”。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歷史決議》),正式表達了這個論斷。 這個論斷是符合歷史事實的。有人或許會說,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也會有其他人出來實施正確的領導。抽象地看,這句話沒有錯。但歷史最終選擇了毛澤東同志絕非偶然,而是經歷了一個復雜的比較過程。在確立毛澤東同志領導地位以前,中國革命幾經曲折,這與黨處于幼年時期、還不成熟有關,但也與幾任黨的主要領導人認識水平、政治智慧、擔當意識、創造精神以及個人能力不夠有關。特別是在大革命失敗以后,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探索中國革命道路,雖然實踐證明他的探索是正確的,但在當時并沒有被黨的領導層認可,他在黨內依然遭受排擠和打擊。直到遵義會議,黨和紅軍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才開始確立。后來的歷史一再證明,因為有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中國革命才能夠渡過一道道難關,順利向前發展。這樣的選擇過程和歷史進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自然會引出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多次從危機中挽救中國革命,黨和人民事業的進程將會怎樣這個話題。答案也很清楚,就是將會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鄧小平同志多次講,“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也是這個意思。 當然,這并不是要回避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我們黨在改正他晚年的錯誤、開辟新的正確道路的同時,確認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確認他的錯誤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和馬克思主義者所犯的錯誤。這非常必要。只有這樣,才是科學地對待歷史和歷史人物的態度。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不能要求偉大人物沒有任何缺點錯誤,那樣不符合馬克思主義。 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是要永遠堅持的一件大事。鄧小平同志特別強調,毛澤東思想這個旗幟丟不得,丟了,“我們要犯歷史性的大錯誤”;“我們要有這個覺悟,要有這個認識”,“任何時候都不能損害毛澤東同志在整個中國革命史上的光輝形象”。30多年過去了,今天回過頭來看鄧小平同志的這個要求,無疑更加感受到他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遠見卓識。 |
相關閱讀:
- [ 12-26]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 [ 12-26]中共中央舉行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
- [ 12-26]天津最新發現十余張毛澤東視察當地底片(圖)
- [ 12-26]中共中央舉行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
- [ 12-26]毛澤東誕辰120周年 珍貴舊照記錄偉人一生
- [ 12-26]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音樂會在北京舉行
- [ 12-25]河北省舉行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
- [ 12-25]毛澤東親屬在韶山毛澤東銅像前合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