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原由 政局已穩經濟待興 Q&A: 普京釋放霍多爾科夫斯基有哪些深層的考量? 馮玉軍:首先,今年俄羅斯和西方關系不太順暢,美歐關系進入低潮,索契冬奧會開幕在即,釋放霍多爾科夫斯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與西方的關系,防止冬奧會遭西方國家更多抵制;其次,今年俄經濟急速下滑,資本外逃十分嚴重,普京想通過這一舉措,向國內投資者顯示政府營造寬松的政治經濟環境的意愿,不會像10年前那樣對大商人進行整肅;最后,普京再當選總統一年來,國內政治形勢基本恢復常態,未來幾年也不會再有杜馬或總統選舉等政治大事,俄政局基本上會進入相對平緩時期,因此釋放霍多爾科夫斯基不會給國內形勢造成沖擊,還能體現普京的政治自信。 龐大鵬:普京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量。首先,自2012年重返克里姆林宮以來,他在政治改革上有一系列舉措,穩住了政治形勢,在這個背景下釋放霍多爾科夫斯基不會對普京政權產生實質影響;其次,今年俄經濟增長放緩,這時釋放霍多爾科夫斯基,有經濟上的考量,即向外界釋放和緩信號,意在傳遞營商環境上有所改善的信號;第三,索契冬奧會開幕在即,2014年八國集團峰會也將在索契舉辦,特赦舉措有回應西方對所謂俄人權狀況的批評和改變俄羅斯國家形象的考慮。 俄美關系 延續實用主義基調 Q&A: 今年普京多次在與奧巴馬的“交鋒”頻占上風。如何評價俄美關系現狀? 龐大鵬:普京對于美國有深刻的防范心理和不信任感。2013年俄國內的反美傾向和反西方主義抬頭。但正如2013年俄羅斯外交構想指出的,俄外交的基本目標是為俄經濟穩定和蓬勃增長、實現技術現代化和轉入創新發展道路、提高民眾生活的水平和質量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這樣的基本定位決定了俄為了實現現代化,必須吸引西方先進技術和資金,不會冒與美國發生對抗的危險。 馮玉軍:今年俄美關系總體來講,依然是在實用主義的基調之下開展的。雙方經濟關系依然沒取得大的進展,兩國之間每年300多億美元的經貿額很難用大國關系來定位衡量。政治上,俄美兩國分歧和較量依然很多,美國對俄的干涉批評很多,當然普京也進行了強有力反擊;安全上,兩國保持對話,但在反導問題上沒具體進展。 表面上看,普京今年在國際社會上的風頭勝過奧巴馬;兩人各自在國內的支持率也是普京比奧巴馬高。但在后金融時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很難對兩人做橫向比較。 |
相關閱讀:
- [12-27] 分析:普京外交“如魚得水” 經濟虛弱埋隱患
- [12-27] 分析:普京外交“如魚得水” 經濟虛弱埋隱患
- [12-27] 分析:普京外交“如魚得水” 經濟虛弱埋隱患
- [12-27] 分析:普京外交“如魚得水” 經濟虛弱埋隱患
- [12-27] 分析:普京外交“如魚得水” 經濟虛弱埋隱患
- [12-27] 分析:普京外交“如魚得水” 經濟虛弱埋隱患
- [12-27] 分析:普京外交“如魚得水” 經濟虛弱埋隱患
- [12-27] 分析:普京外交“如魚得水” 經濟虛弱埋隱患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