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登踢爆“棱鏡門” 聯大決議關注隱私權
2013-12-27 15:57? 呂曉紅?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原題:斯諾登踢爆”棱鏡門“ 聯大決議關注隱私權 2013年夏天,一個名叫愛德華·斯諾登的美國人向英美媒體披露了美國政府情報部門在全球范圍內大肆搜集民眾個人信息的“棱鏡”秘密項目,掀開了美國情報部門大規模監控的蓋子,更引發了多國政府的抗議。美國的“棱鏡門”丑聞也成為2013年的年度大事之一。“棱鏡門”造成的后果和影響仍在不斷發酵,數字時代的國家安全與個人隱私將如何平衡也成了全球關注的話題。 斯諾登:“我叫愛德華·斯諾登,我29歲,在博思艾倫公司夏威夷分部(國家安全局軍事承包商)擔任基礎構架分析員,為國家安全局工作。我認為他是個叛國賊。我認為他為這個國家做了一件好事。” 2013年6月,就是這個名叫斯諾登的年輕人引爆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監控丑聞。他向英國的《衛報》和美國的《華盛頓郵報》披露了美國情報部門通過電信公司搜集用戶的通話記錄并通過入侵網絡巨頭的服務器,監控個人的電子郵件、聊天記錄、視頻及照片等秘密資料,美國情報部門給這一秘密行動取名為“棱鏡”。一時間全球輿論嘩然。包括巴西總統羅塞夫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30多國被監聽的首腦更是強烈抗議。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喬治華盛頓大學新聞與公共關系教授克勞利承認,這些丑聞的確令美國政府在外交上很尷尬。 克勞利說:“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嚴重的棘手的外交問題。但是就像人們常說的,最終仍將是利益驅動關系,美國與歐洲的關系是如此深遠而廣泛,且意義重大,我有信心,美歐關系最終能克服這次危機,只是需要一點兒時間。” 但是,數十年來“常規性”監視友邦和敵國,以掌握“外交優勢”和“經濟優勢”的做法確實讓美國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嚴重影響。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華志建認為,“棱鏡門”的曝光還是讓美國的國際形象受到了損害。 華志建說:“這可以說是斯諾登之年了,世界各地的人對美國的好印象大打折扣。” 與此同時,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政府全球范圍內的大規模監控行為將給美國經濟造成意想不到的嚴重損失。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卡斯特羅在“棱鏡門 ”丑聞曝光后不久就撰寫了一篇文章,指出美國政府的監控丑聞將給那些提供云服務的美國技術公司在未來3年造成220億至350億美元的損失。現在他說,經濟損失遠遠不止這個數字。 卡斯特羅說:“目前我們還沒有更新這個數字,但是我們知道不僅僅是云計算行業受到了影響,事實上已經影響到美國所有的技術行業,因此經濟損失將會是非常可觀的。” 不少美國技術公司在海外的銷售已經受到影響,挪威最大的電信公司挪威電信叫停了向美國公司提供的云服務器轉移客戶信息數據的工程;巴西政府拒絕了美國轉而選擇購買瑞典的戰斗機,令波音公司丟掉了價值45億美元的大訂單;巴西甚至還開始打造自己的互聯網并要求跟巴西有業務往來的美國公司也在巴西本土的網站上落戶。美國硅谷為此深感憂慮,8家頂級科技公司聯名寫信給奧巴馬總統和國會,懇請改革情報部門的監控行為,幫助恢復市場信心。 許多國會議員也強烈要求政府采取行動,限制情報部門肆無忌憚的監控行為。參議院法律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參議員里希就說,國安局做得太過分了。這個信息非常清楚,來自政府的各個部門,來自全國各個角落,那就是:國安局,你做得太過了! 美國遠遠超出應有范圍的監控,終于讓世界大多數國家在這個問題上形成了統一戰線,在德國和巴西的推動下,聯合國于12月18日通過了題為“數字時代隱私權”的聯大決議,雖然沒有強制效力,卻在政治和道德層面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保護網絡和電子通訊使用者隱私權的態度,表達了對他國越界情報行動以及對個人數據大規模搜集的批評與憂慮。這或許是斯諾登帶給2013整個世界的一個巨大的改變,反恐問題專家李偉認為:“棱鏡門對世界范圍內個人隱私權產生巨大沖擊,特別是在美歐等西方國家。現在很多國家包括非政府組織,以及議會都對政府的做法提出質疑,這種對公民隱私權的監控實際上是不符合人權價值理念的,所以(棱鏡門)對許多國家的影響,包括重新認識美國和西方國家的人權理念來說,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倍感壓力的奧巴馬總統的顧問小組已經提交了一份300多頁的審查報告,對美國國安局及其它政府情報部門的監控工作提出了46點整改建議。但是,審查報告認為,美國情報部門為防止恐怖襲擊而進行的大規模監控是有必要的。白宮表示將在2014年初提出具體的整改方案。那么,棱鏡門之后,美國的全球監控是將被關進牢籠還是繼續暗度陳倉呢?李偉指出,全球監控不會就此停止。 李偉說:“美國目前仍然以反恐為由,試圖證明它這種監視的合法性,但是我們從斯諾登所暴露出來的美國所監控的對象大部分都不是用于反恐的,特別是對一些國家的領導人的監控,顯然是與反恐沒有太多的聯系,截至目前,我們看到美國政府的表態似乎并沒有要停止這種全球監控的做法,監控本身最終目的是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在這樣的前景下,美國不會因為產生這樣的沖擊和影響,就停止這種全面監控的做法,只不過今后做得會更加隱蔽,更難被人發現。” 2013年圣誕節這天,斯諾登通過英國電視4臺發表了講話,再次指責美英等國以反恐名義對全球網絡的大規模監控駭人聽聞。 斯諾登:“最近,我們得知我們的政府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全球監視系統,監視我們的一舉一動,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曾在他的著作《1984》中警示過我們這個問題,書中所提到的諸如話筒、攝像機、電視等這些監視方式與今天的監視設備相比都不值一提。一個今天出生的孩子,將在一個沒有隱私的世界長大,他們將永遠不知道什么是他們的隱私時間,不知道什么是不被記錄和分析的想法,我們需要一起尋找一個更好的平衡,停止大規模監控。” 鑒于美國在全球范圍內對斯諾登窮追猛打,為繼續在俄羅斯尋求臨時庇護,斯諾登目前將不會再披露機密資料,“棱鏡門”的高潮已經過去。但輿論普遍認為,今后,打著反恐旗號而進行的全球大規模監控行為仍將繼續,由斯諾登披露的“棱鏡門”丑聞所引發的有關如何平衡打擊恐怖主義與保護個人隱私的討論仍將繼續。(記者 呂曉紅) |
相關閱讀:
- [ 12-26]斯諾登發表另類圣誕賀詞 呼吁終止政府監控
- [ 12-26]斯諾登發表圣誕致辭 借《1984》吁終結政府監控
- [ 12-25]年終特稿:斯諾登揭秘未止 與美國纏斗“監控門”難休
- [ 12-24]斯諾登:監控不受監管很危險 不能袖手旁觀(圖)
- [ 12-23]斯諾登稱愿意幫助德國調查監控 以期獲德庇護
- [ 12-23]美資深議員放言:愿自掏機票錢讓斯諾登回國受審
- [ 12-20]普京:斯諾登揭秘行為高尚且艱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