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危機前途未卜 三大因素決定局勢發展
2013-12-27 16:24? 鐘正杰?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2013年的敘利亞,從上半年的內戰不斷,到下半年的化武風波;從大國角力,到走向談判,可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2月16號在年終記者會上指出,敘利亞問題是當前全球面臨的兩大危機之一。那么在即將到來的2014年,敘利亞局勢能否轉危為安?敘利亞人民能否重新迎來安定的生活。 潘基文:“2013年,敘利亞沖突的惡化超乎所有人想象,敘利亞人民再也經受不起一年、一個月甚至是一天的暴力和破壞。” 這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2月16號在年終記者會上的表態。正如他所說,敘利亞危機作為2013年全球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重傷害。據聯合國估計,自2011年3月敘利亞沖突爆發以來,已有超過10萬人喪生,約630萬人流離失所,并有超過200萬人逃到約旦、黎巴嫩、土耳其等鄰國境內。而他們離開故土的原因,一是為了躲避內戰,二是為了逃離西方軍事打擊的威脅。 在這場危機中,化武事件是一個關鍵轉折點。2013年8月21號,敘利亞反對派指責政府軍當天使用攜帶神經毒氣的炸彈對大馬士革郊區進行轟炸,導致大量人員傷亡。消息傳出后,國際社會一片嘩然。敘政府很快承認境內發生了化武襲擊事件,但反指襲擊者是反對派。不過,西方政府、媒體幾乎一邊倒地指責敘政府。美國總統奧巴馬8月31號發表講話,表示美國要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我決定美國應該對敘利亞政權采取軍事打擊。這不會是一個‘開放式’的干預,我們不會派出地面部隊,相反,我們會在‘有限的’時間和范圍內進行打擊。” 眼看敘利亞即將陷入一場浩劫,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9月9號召開緊急新聞發布會,提出了“化武換和平”的提議,也就是將敘利亞國內的化學武器置于國際監管之下,使得敘利亞免遭外部打擊。這一提議得到了敘利亞方面的積極回應。敘外長瓦利德·穆阿里姆表示:“敘利亞對俄羅斯提出的倡議表示歡迎,這不僅僅是出于對國家和人民的福祉的考慮,更是出于對俄羅斯領導層盡力阻止美國發動侵略的信心。” 在接下來的行動中,敘利亞政府表現得非常配合,不僅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按時完成化學武器的銷毀工作,還盡最大努力配合聯合國化武調查小組在敘利亞境內的調查。敘利亞化武危機似乎正朝著和平解決的方向一步步地發展。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敘利亞問題并不單純是化學武器問題。黎巴嫩中東問題研究專家尤尼斯·艾哈邁德說:“敘利亞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對于通過政治和外交途徑解決敘利亞問題是非常值得稱道的,將有助于和平解決敘利亞危機。但是并不是說加入公約就可以讓敘利亞結束當前的危機,敘利亞危機還受到其他諸多因素的影響。” 的確,敘利亞危機背后還存在著宗教矛盾、黨派沖突甚至外界干涉等復雜因素,要想徹底得以解決,還需要敘利亞沖突各方以及國際社會的繼續努力。就2014年敘利亞局勢來說,能否轉危為安主要取決于三大要素: 一是定于2014年1月22號在瑞士召開的第二次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能否取得成果。這次會議,將是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第一次坐到談判桌前,雙方能談出什么結果,對敘危機的解決將起到重要作用。從目前情況來看,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都表示將有條件出席會議。敘利亞總統巴沙爾表示,第二次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若要成功,有關國家必須要停止對敘利亞境內恐怖分子的支持。而敘利亞境外主要反對派“敘利亞反對派和革命力量全國聯盟”(“全國聯盟”)參加會議的前提則是總統巴沙爾下臺,且不能在敘利亞國家過渡進程中扮演任何角色。而這一點是敘利亞政府方面完全不能接受的。雙方存在的分歧,給會議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也給2014年敘局勢的走向增添了不確定性。 第二個因素是定于2014年舉行的敘利亞總統選舉結果。這次選舉被外界視為解決敘利亞危機的一個機會。敘現任總統巴沙爾表示將參加大選,并認為選舉結果會客觀反映敘利亞人民的意愿:“任何國家、無論是敵對國家還是友好國家,都無權替敘人民選擇總統。總統在任何國家都是人民的選擇,不是其他任何方面的選擇。決定該問題的是總統大選和選票箱,人民通過票箱表達他選這個人或不選這個人。” 不過,對于巴沙爾參選的意愿,美國國務卿克里表示,如果巴沙爾再次當選敘利亞總統,敘利亞的內戰將會被拉長。這番表態,也給敘大選后的國內局勢增添了不確定性。 影響2014年敘局勢走向的第三個要素是反對派內部的情況。今年9月部分敘反對派因拒絕參加和談而退出“全國聯盟”,引起多方關注。敘利亞政治分析家阿納斯·朱達認為,部分反對派武裝脫離“全國聯盟”,并不是偶然事件:“反對派內部在這個階段出現叛變和改變立場的情況是很正常的。因為‘全國聯盟’在壓力下被迫將參與日內瓦會議。” 阿納斯指出,反對派內部分裂日益加劇,將削弱反對派的戰斗力,這對敘利亞政府軍來說是有利的。但是這些脫離的反對派組織,其中很多有著伊斯蘭極端色彩,他們勢力的壯大,勢必增加恐怖襲擊的幾率,這也將給敘利亞今后的安全局勢帶來更多挑戰。 基于上述三大要素, 2014年對敘利亞來說,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的一年。在這種情況下,國際社會及有關各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使敘利亞盡早恢復國內的安全與穩定。(記者鐘正杰) |
相關閱讀:
- [ 12-27]CNN評2013年全球十大新聞 敘利亞局勢列首位
- [ 12-26]王毅:中國在解決中東熱點問題上堅持主持公道
- [ 12-25]俄將向聯合國劃撥200萬美元 用于銷毀敘化武
- [ 12-25]希臘警長直言要讓敘利亞難民“過得不太舒服”
- [ 12-24]敘總統稱敘面臨極端分子攻擊 斥西方表里不一
- [ 12-24]俄羅斯卡車運抵敘利亞 幫助轉移化學武器
- [ 12-23]外交部:希望敘利亞問題日內瓦會議具體安排盡快確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