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揚州12月29日電 (田雯陳詠)29日,王羲之清末“照相版”《快雪時晴帖》“驚現”揚州,應邀來揚州“鑒寶”的上海專家唐愷教授表示,在揚州發現的《快雪時晴帖》,為清朝末年照相翻版印刷的民間版本,雖非真跡,因其獨特的印刷技藝和其完整的版本,它的文獻和學術價值仍然很高。唐愷稱,即使是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快雪時晴帖》,也非王羲之的真跡,而是其拓本。 “照相版”《快雪時晴帖》的主人叫杭從明,揚州博古藝術中心負責人,喜歡收藏,現為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收藏家協會理事。他告訴記者,得到《快雪時晴帖》,有些偶然。一周前,一位遼寧營口的朋友打來電話稱,家里有一本古帖,疑為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杭從明心里一動,讓其將圖片發郵箱看看。一看上面有乾隆皇帝的字畫印章,有其他文人雅士的題跋,覺得東西很是不錯,應該跟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快雪時晴帖》是一個版本,便請對方帶著東西過來,自己提供飛機票。2個東北朋友過來,開價頗高。杭從明直言不諱地提出,該帖的原件在故宮博物院,這是印刷品,最終以較低的價格成交。 杭從明得到該帖后,心里不太踏實,拍照后發到故宮博物院,請權威專家“掌眼”。專家回復很好,讓他就近請央視《國寶檔案》鑒寶專家、中國長三角收藏研究會會長唐愷教授鑒定一下。 記者看到,杭從明手中的《快雪時晴帖》共14頁,除了核心部分王羲之的字跡“羲之頓之,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之。山陰張侯”外,其余為東晉之后歷代名人名家的題詞、題畫,畫面顯得很是精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的題字“神乎技矣”筆力遒勁,一旁的小楷“天下無雙,古今鮮對”,反映了乾隆對此的高度評價。 “整個帖子14頁,王羲之的字占1頁,其它都是后人欣賞后抒發感受的題詞和題畫,這當中乾隆皇帝占了七成以上,乾隆的字畫筆力練達,構圖優美,也反映出他較高的藝術水準。”唐愷告訴記者,“三希”指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其中王獻之是王羲之的兒子,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子。王羲之距今已1700多年,目前全世界也沒有其真跡,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現存的都是其拓本和墨本。“多達13頁的后人評論的題詞和題畫,內容豐富,藝術水平很高。清朝末年的照相翻版印刷技術,也體現了很高的工藝,技術要求很高。所以,盡管不是真跡,但這個帖子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很高。”唐愷坦言,自己搞了40多年收藏,如此精美和完整的散落民間的名家字帖,還是第一次見到。(完) |
相關閱讀:
- [ 01-21]王羲之摹本《大報帖》引解讀 媒體呼吁理性回流
- [ 11-20]考研王羲之成名史:歷史上曾出現三次學王高潮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