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謠言是社會的毒瘤;不實傳言蠱惑人心。2013年,針對傳謠行為,有關部門采取多項措施,兩高出臺司法解釋,政府部門加快調查公布真相,主流媒體及時解讀熱點、消解公眾疑慮,有效遏制了謠言的產生和傳播。 人民日報“求證”欄目2013年繼續針對那些刻意挑起沖突、混淆視聽、影響社會穩定的謠言傳言,深入調查,嚴謹核實,澄清不實傳聞,還原事實真相。歲末,我們對“求證”部分篇目進行盤點,以期更好地改進工作、服務讀者,使大家獲得更多更真實的新聞信息。 1月8日 中國輸非洲抗瘧藥不是假藥(系列) 傳言 英國《衛報》稱,非洲瘧疾無法根除,是因為中國輸非抗瘧疾藥是假藥。 影響 損害中國企業的商譽,抹黑中國國際形象。 調查貧窮、衛生、氣候、缺乏總體防治戰略等導致非洲瘧疾常年流行。中國正規抗瘧藥質高價廉,受到非洲歡迎,也搶占了西方產品的一部分市場,引發西方一些人的復雜心態。 3月22日 空氣凈化器,管用嗎? 傳言不少商家宣稱空氣凈化器能“去除PM2.5”;一些消費者認為凈化器越貴、功能越多,效果就越好。 影響 商家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 調查擁有基本功能的空氣凈化器就能滿足大部分空氣凈化需求。一些空氣凈化器“去甲醛率”“去PM2.5率”是實驗條件下取得,現實中受很多因素限制,不易實現。 4月25日 重建房遇震開裂怎么看? 傳言 港媒報道香港援建汶川項目建筑物在蘆山地震中出現墻面開裂、有空心磚等情況,疑質量不合格。 影響 影響群眾對政府的信心。 調查建筑物主體結構未受損,非承重墻使用空心磚非質量問題,符合抗震標準。住建部調查認為,公共建筑災后重建房僅8%嚴重破壞,92%屬基本完好或可以修復。 4月26日 地震能夠準確預測嗎? 傳言 蘆山地震期間,多地再傳地震可提前預知,認為一些異常現象能準確預測地震。 影響 誤導群眾,質疑政府在地震預測上失職。 調查中國臺灣、大陸和日本專家都認為,地震無法準確預測,只能在發生后預警,這是業內的共同觀點。日本和臺灣多次大地震事例說明,民間預測不可靠,所謂地震先兆并不準確。 5月6日 “中國大媽”難撼金價 傳言 有媒體稱中國消費者10天掃金300噸,并將國際黃金價格企穩歸功于“中國大媽”。 影響 夸大“中國大媽”的影響,誤導人們理財選擇。 調查權威機構不認可“10天掃金300噸”的數據。中國黃金協會是按月度統計,并無10天的統計數據。此外,國際金價取決于倫敦、紐約黃金期貨價格,不由現貨交易決定。 5月13日 拉薩老城“大拆大建”不實 傳言 有微博稱,拉薩老城被“大拆大建”、過度商業開發,拉薩河遭攔截干枯。 影響 質疑政府對當地文物、民俗、生態的有效保護。 調查進行的是拉薩老城區保護工程,目的是更好地保護拉薩古城風貌,“拉薩河截流”的傳聞更是言過其實。7月1日,“求證·后續”刊登《拉薩老城區保護工程竣工》。 6月24日 生活中的輻射并不可怕(系列) 傳言 有人認為WiFi會產生輻射影響健康,還對電器、地鐵、通訊基站等輻射心存擔憂。 影響 將輻射妖魔化,夸大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調查 WiFi輻射值不大,對人體影響很小。記者實地檢測,電視、微波爐、打印機、電腦、地鐵等輻射值都未超標。此外,擺放仙人球、穿防輻射衣等所謂防輻射妙招大多沒有科學依據。 7月19日 不實傳言纏身 牙膏很是受傷 傳言 網傳美白牙膏含有可能致癌的亞硫酸鹽,含氟牙膏會使牙齒變脆,牙膏管底色代表不同成分。 影響 捏造事實,損害消費者信心。 調查某媒體測試美白牙膏成分的方法不科學,不能證明美白牙膏含亞硫酸鹽;美白牙膏多用摩擦劑進行物理美白;含氟牙膏不會使牙齒變脆;牙膏管底顏色與成分無關。 7月24日 蘆山地震捐款到位了嗎? 傳言蘆山地震后,承諾捐助超1500萬元的有13家企業。半年后,捐款落實情況未公開,引發網友疑問。 影響 質疑不及時公開信息,有人擔心虛假捐贈。 調查調查發現,9家企業已履諾,1家企業當時部分完成并表示將繼續完成捐贈;另有兩家企業在欄目調查期間匯款到位;蘋果公司不愿透露進度,經調查發現捐出2.6萬個衛生包。 7月30日 PX,我們可以不發展嗎(系列) 傳言 PX項目沒必要再建;PX有毒有害;日韓等發達國家早就不再新建和生產PX項目。 影響 誤導民眾認知,對我國PX發展產生阻礙。 調查 10年來,我國PX自給率從近九成跌至五成。日本多年來一直是我國進口PX最多的國家,韓國也正擴大生產規模。日韓專家認為,PX并非落后產業,PX不安全的說法莫名其妙。 8月12日 外資并未大規模撤離中國 傳言 2012年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1173億美元,有人因此認為外資正在大規模撤離中國。 影響 渲染中國投資風險,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卷土重來。 調查熱錢減少有加大趨勢,但不能就此認定熱錢大量流出中國;外資并無大規模撤離,部分外資撤離是短暫調整,不影響大局;中國市場仍有很大吸引力。 9月16日 我國有哪些轉基因作物 傳言 網傳“轉基因食品名單”和“鑒別轉基因作物方法”,認為圣女果、小黃瓜等都是轉基因作物。 影響 將普通食品列入轉基因,引發爭議。 調查網傳名單和鑒別方法不實,圣女果、彩椒、小南瓜、小黃瓜都不是轉基因作物;我國目前只批準轉基因棉花、番木瓜商業化種植;“大豆浸水不發芽”、“土豆削皮不變黑”,轉基因做不到。 10月17日 “老外救人隨身財物被盜”是謠言 傳言 上海一老外跳江救人,但放在一邊的隨身財物被一些圍觀者盜走了。 影響 有人據此批評國人道德低下、價值失范。 調查確有老外救人,但無財物丟失。上海警方對現場錄像進行排查,沒發現有偷盜跡象。救人者亦表示,當時是在外灘跑步,隨身并未帶什么物品,更沒丟失財物。 11月20日 “黑肺”傳言不實 傳言 網傳復旦大學教授宋偉民做實驗,結果表明“霧霾可使鮮肺6天變黑肺”。 影響 誤傳實驗結果,夸大霧霾對人體的損害。 調查宋偉民澄清:“黑肺”一說“夸大其辭”,實驗采用對鼠肺直接染毒的“肺滴注法”,不同于自然呼吸方式;滴注PM2.5的量遠超實際環境中的量;實驗不能反映人接觸PM2.5的情況。 12月4日 “老外扶摔倒大媽遭訛”不實 傳言 網傳一位“大媽”在經過騎車老外時突然摔倒,外國小伙下車攙扶,卻被“大媽”揪住并訛錢。 影響 污名化“大媽”群體,矮化國民道德水平。 調查外籍男子無證駕駛無牌摩托車從機動車道最內側超過3輛汽車,違規強行右轉,在斑馬線撞上中年女子。經醫院檢查,該中年女子傷情輕微。雙方在醫院自行協商解決了賠償事宜。 12月11日 “霧霾預示地震”無證據 傳言有觀點認為,大面積、長時間霧霾與地球軟流層活動有關,大范圍霧霾后地震、干旱等可能接踵而至。 影響 把霧霾與其他災害聯系起來,引發無端恐慌。 調查觀點提出者承認,該理論缺乏實踐和事實依據。地震專家說,還沒發現霧霾與地震的發生存在必然或顯著聯系,將霧霾現象與地震聯系在一起比較牽強。目前尚無證據證明近期軟流層活躍。 版式設計:蔡華偉 |
相關閱讀:
- [ 12-29]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人民日報撰文談確保糧食安全
- [ 12-29]人民日報: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
- [ 12-27]人民日報刊文:毛澤東工作方法有四大特點
- [ 12-27]人民日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毛澤東同志的重要評價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