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述評"美式民主":多黨制并不是民主的精髓
2013-12-30 20:18? ?來源:新華國際 責任編輯:劉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今年10月1日至16日,美國因兩黨分歧導致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關門。圖為10月1日,一名保安從華盛頓航空航天博物館關閉的大門向里觀望。(資料圖片) 一黨制可以實現民主政治 鮑泰利:幾個月前,我曾經受邀就中國政治改革話題在世界銀行發表演講。在演講中,我提到了幾點:首先,多黨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義是能夠對人民負責。我是從弗朗西斯·福山那里學到這一點的,他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幾個月前,我和他進行了長時間的對話,討論關于中國問題。 記者:福山最可敬的地方是他總是能不斷修正自己以往的觀點,這需要勇氣。 鮑泰利:他思路清晰,非常的棒。在世界銀行關于中國政治改革的講演中,我提到,或許中國會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通過一黨制來實現民主的國家。盡管之前沒人做到過,但是或許中國能做到。如果你希望保留一黨制,同時提高國家的民主程度,那么就需要做到創建真正的法制體系,將黨的權力和法律的權力分開來。我知道這很難。其次,在黨內必須要有激勵性的機制,人們不僅需要領導的喜歡,還需要下屬和民眾的支持,才能獲得提拔。當然,還需要給新聞言論足夠的空間。如果能夠做到這三點,那么就可以在保留一黨制、國有企業的同時,擁有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政治體系。 記者:無論是一黨制還是兩黨制或者多黨制,政黨核心的要義是能夠反映民意、代表民意,其實這也是民主的要義。 鮑泰利:根據普遍的邏輯,的確是必須有多黨制才能實現真正的民主。但是一黨制的運轉,其優點在于能夠利用過去的經驗教訓,政黨有很強的決策能力,而這些恰恰是多黨制的缺點。在多黨制下,人們的視野局限于如何贏得下一屆選舉的勝利,但是一黨制沒有這種顧慮。我覺得中國或許能夠開創歷史先河,但這沒有歷史經驗可循。而且,美國的民主就能正常運轉嗎?沒有幾個國家的民主是在正常運轉的。 阿蘭:是的。美國的民主幾近癱瘓。 美國種族偏見依然很深 記者:評價任何一個制度是否成熟與穩定,或許看看一國政體的健康程度與自我維持和更新就可以了。從當下美國的政體運轉看,很難證明民主政體比其他政體更為健康與穩定。在美國調研的這個月,我一直在求解這個問題。美國兩黨在互相爭斗,而不是在解決問題。但是據我所知,之前兩黨的關系并非如此。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外因是什么?為什么在國會連續多年不能通過財政預算,包括不久前無法通過農民預算? 鮑泰利:是的,農民預算前兩天被否決了。那么你發現了什么原因嗎? 記者:我發現的是兩黨現在爭斗得你死我活的表象。但我們是局外人,看不清楚,也不知道為什么。 鮑泰利:我們都想知道這其中的原因。我們認為原因之一,就是奧巴馬成為了第一位黑人總統。這是一種感覺,它很難通過具體的數據說明。其實,在美國還是有很深的種族偏見。 詹尼絲:你認為“黑人總統”這個原因影響了國會的決策能力嗎? 鮑泰利:不是嗎?如果你仔細觀察過去5年共和黨的舉動,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奧巴馬的日子不好過,讓他什么也做不了。還有茶黨,他們是反奧巴馬陣營的一部分。 阿蘭:我認為除了種族偏見,茶黨的出現也拉大了兩黨的距離,共和黨變得越來越趨向保守,這是個很大的變化。 詹尼絲:即便是溫和的共和黨人也這么說,有人甚至表示自己不再認同共和黨了。 鮑泰利:今天的美國和我在1962年剛來時的美國已經完全不同了。我不知道是意識形態、種族歧視還是其他原因導致了這個變化,我對此也感到非常困惑。但我認為是共和黨出了大問題。(趙憶寧) |
相關閱讀:
- [ 12-30]泰暴力事件再起多人受傷 素貼稱元旦后占領曼谷
- [ 12-26]外交部發言人引用毛澤東《論持久戰》回應安倍"拜鬼"
- [ 12-26]懲治預防腐敗重在強化“三不機制”
- [ 12-26]歷數中央農村工作思路的“一二三四五六”
- [ 12-24]凝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 [ 12-23]韓警方介入鐵路罷工遭抗議 工會威脅進行總罷工
- [ 12-23]日本天皇迎來80歲壽辰 稱戰爭讓自己印象深刻
- [ 12-23]協商民主,培育政治文化的課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